-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r
o绿色化学”是二十一世纪化学化工、 环境及生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作
为典型的“绿色化学”产品一有机碳酸酯, 已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其研究
必将得到迅猛发展井本文利用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用酯交换和氧化羰化两种“绿
,
色”合成方法合成了有机碳酸酯,同时以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酶,研究了其分解
活性氧的动力学和生物活性。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热力学的方法计算了苯酚与碳酸二I确(DMC)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
醑(DPC)反应及其副反应、氧化羰化R.OH合成DPC及其它有机碳酸酯反应的△ THmo、△rsm0、△rGmo和平衡常数K。{通过计算可判断所研究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和 程度,对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结果也证明了热力学计 算的正确性。J
(2)选择三氟甲基磺酸钐[Sm(OTf)31作为新型的Lewis酸催化剂,应用于酯 交换反应中,催化合成了DPC。妊190C,n(phen01):n(DMC)=4:1,8h的条件下, Sm(OTf)3催化合成DPC的转换数为21.8。Sm(OTif)3比传统的Lewis酸、Ti(OC4Hg)4 和n-Bu2SnO等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并且耐氧、耐水,热稳
定性好。经过简单的过滤可重复使用,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将Sm(OTf)3作为酯 交换反应的催化剂,为稀土金属配合物开发了一个新的用途.其优良的催化性能 使其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由三氟甲基磺酸根与金属阳离子进行“弱配合” 而组成的金属配合物突破了传统金属配合物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催化酯交换反 应,扩展了金属配合物的研究领域。‘、
(3)系统研究了PdCl2/MLn复合催化体系对氧化羰化合成DPC的催化活性 及反应机理,(首次将Fe(III)EDTA作为该反应的催化体系中的助催化剂,并与 Cu(OAc)2、Co(OAch、Mn(OAe)2和Co(Pie)2的助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 Pd-Fe(III)EDTA催化体系的活性最高。在100C,Pco=2.OMPa,P02=0.5MPa, n(PdCl2):n[Fe(III)EDTA]:n(BQ):n(Bu4NBr)=1:1:10:40条件下,反应4h后,DPC的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产率为8.35%,选择性97.5%。Fe(III)EDTA容易制备,稳定性好,耐氧、耐水,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率为8.35%,选择性97.5%。Fe(III)EDTA容易制备,稳定性好,耐氧、耐水,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助催化剂,对新催化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4)研究了N.N和N.O类钯配合物催化氧化羰化合成DPC反应,不同的配 体对Pd2+的催化活性影响很大,Pd(N-N)X2或Pd(N-0)x2(x=cl、Br、OAc)配合物 具有较高的活性,而Pd(N-N)2X2或Pd(N-ohx2类配合物的活性很小,同时Pd配 合物的结构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配体能使Pd2+的电子缺乏,具有较 小的空间位阻,Pd配合物的活性就会提高,因此可根据这一结论对Pd配合物中 的配体进行调配,提高其催化活性。\
(5)改进了吡啶.2.羧酸钴的合成方法,并详细研究了其催化氧化羰化甲醇合 成DMC的活性。(在120℃,3.3MPa,rt(CO):n(0:)=2:1,8h的条件下,co(PiC)。 催化合成DMc的产率为8.38%,而cu。C1:催化合成DMC的产率则为6.63%。Co(PiC): 催化体系对0235钢的腐蚀速率是Cu2c1。体系的1/63,同时它对水和氧不敏感,催 化寿命长,反应40h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这一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为进一步开 发氧化羰化反应提供了基础。、
(6)研究了Fe(III)EDTA对H202的分解影响,用比色法测定出催化分解反 应的动力学方程如:·d[H202]dt=k[H202]【Fe(III)EDTA],k=30.38dm3·mol。·rain~, 活化能E。--43.15kJ·tool一。用SOD酶证实了H202分解反应中有02‘一自由基生成, 用DMSO和荧光分光法证实了有·OH自由基存在。合成了四.(对氨基苯基)钴卟
啉[Co·TPP(NH2M和四·(对磺酸基苯基)钴卟啉[Co.TPPS4]CAT模拟酶,当Co.TFFS4 浓度由2.522ll tool·Ld增至40.36utool·L。1时,其分解H202的百分率由12.2% 增至66.0%,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还合成了既能清除H202又能清除02‘一的双功 能模拟酶一四-(对磺酸基苯基)铁卟啉,它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抗酯质过氧化的
能力,具有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铽?
关键词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周期阵列的光学性质研究-凝聚态物理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组装及其在电催化方面的应用-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粒子有序膜与聚集体的制备及其在SERS 光谱中的应用-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粒子有序膜与聚集体的制备及其在SERS光谱中的应用-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团簇的束流密度控制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团簇与碳点荧光探针制备、组合与应用-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微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分析-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微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分析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微粒热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研究-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金属纳米线@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物性研究-物理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