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平塘县摆茹中学:莫友娇
教学目标:
1、 揣摩诗歌的语言,进行朗读训练。
2、 品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
4、重点词句的背诵及理解。
教学重点:
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我们呀呀学语起,我们就开始背诵各种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尤以李白杜甫的诗最广为流传。今天让我们走进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去品味他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去感受他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
二、作者简介(大屏幕显示,让学生回忆填空)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补充:《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写作背景
1.题解:“茅屋”指诗人杜甫所居住的一间茅草房;“为”,被;即杜甫所居住的茅草房被秋风吹破了。
“歌” 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写作背景:作者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也身居一官半职,为什么却居住在这不堪风击的茅草房里呢?大家看课文注释,这首诗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的?——安史之乱
(展示大屏幕):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躲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次年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杜诗中是怎样来描写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的?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战争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少。
《垂老别》“子孙阵亡尽焉用独完身?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光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四、朗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怒号 布衾 三重茅 庇 挂罥 突兀 塘坳
2.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注意事项(提示学生:节奏可按二/二/三式)
3.学生再读课文,读准课文。
五、合作译读,读懂诗歌大意
1、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
明确: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祈求广厦
六、研析诗歌内容
(一)、研析第一节 秋风破屋 思考:
1.诗歌第一节交代了什么内容?作者是如何来写秋风的
明确:季节,天气。“怒号”一词将风拟人化了,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烈及无情
2.诗歌第一节在写作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
3.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4.此时此刻,作者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痛苦焦急
(二)、研析第二节 :群童盗茅 思考:
1.狂风袭来,诗人最担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茅草被卷走,说明他已经极度穷困。
2.怎么理解“欺”字
明确:可以理解为孩子的顽皮,也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老无力”,连小孩子都对付不了的怨愤,无奈。
3.“自叹息”,作者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呼不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呼不得”,喝止不住的意思,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5、群童抱点茅草,杜甫称他们为“盗贼”,你认为他是不是太小气了?
结合诗歌理解: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上海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招聘社区综合协管员1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知识点试题.docx VIP
- (完整word版)九宫格数独及答案(18道).doc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6.2 学会依法办事教学课件(共27张PPT)-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医疗陪诊创业计划书模板.pptx VIP
- 贵州大学论文模版封面.doc VIP
- 第一单元(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ptx VIP
-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与验收表(样表:1土石方工程)(SLT 336—2025)水土保持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规范.docx VIP
- 技能认证焦炉调温工知识考试(习题卷18).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