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铅山县汪二中学 张志华【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②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探究主旨。 2、德育目标: 培养同学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小练
夸夸自己美丽的学校――生活在这么一个学校我们是不是感觉很自豪呢?
一、导语设计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个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了一场隆重的会议,有谁知道是哪天召开的什么会议吗?对,那就是5.14-5.15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高峰论坛。 所谓的“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呢?讲到丝绸之路,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汉代的张骞。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时他来到了孔雀海。又名罗布泊,(3100平方公里)那里是一个多么美的地方呢,下面让我们一同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出示教学目标
二、曾经的罗布泊
1、请学生朗读描写美丽的仙湖的语句,并指导朗读。
同学们打开书找出罗布泊前世的美丽,找出并读出(第七自然段)这就是在罗布泊的边上(楼兰)引出诗句。还有第4自然段。第8自然段,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归纳出仙湖。我们习惯用水来形容女孩,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还有一首名歌……今天我们反一下,用女孩来形容罗布泊,那罗是一个怎么的女孩呢?同学归纳,
2、请学生根据文本想象罗布泊曾经的美丽。
出示幻灯
三、现在的胡杨林
请学生朗读描写胡杨林悲惨情形的语句。
胡杨变成了如此模样,文章哪里写到了胡杨的悲惨景象学生查找(第16自然段)哪里写到了胡杨现在的惨状(20节)大家齐读。假如这幅图片是你亲手拍摄的,你会给他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学生回答
请学生根据现状,对她说几句。
四、现在的罗布泊
请学生朗读描写罗布泊现状的语句。
文章的第4自然段
请学生以诗的形式续写罗布泊的现状。
追根溯源
请学生朗读悲剧造成的原因。
第11-13节(改道、四盲)主要是断水,为什么要断水,发展经济――谈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罗布泊消失了。”
指导学生朗读“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延续的悲剧
请学生朗读第27节。
请学生朗读第28节。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举例
拓展延伸――梦回罗布泊
罗布泊在30年的时间,由原来的绿源变成了荒漠,如果现在给你30年的时间,让罗布泊由荒漠变成绿源,你会怎么做?
附:原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人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人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人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lOOO多平方公里水域。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儿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求。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牧场。
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