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东北农业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必修3.pptVIP

高一地理 东北农业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地理 东北农业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必修3

P70活动 1.读表4.2,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人均耕地多,粮食总产量高、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的1/3.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 0.31 0.21 0.1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良好,人均耕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耕地减少,粮食供应越显紧张。因此,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不考虑熟制差异,东北粮食单产低的原因有:耕地面积大,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少,加之秋涝、冻害等灾害。 而长江三角洲田块分散,人口稠密,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农田设施完善,因此单产高。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荒)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完善农业基本设施,确保稳产高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 2.东北地区中部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阅读表4.3,比较中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差异。 中国玉米带 美国玉米带 纬度 42~46°N 37~45°N 地形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土壤有机质 2% 3%~6% 无霜期(天) 130~145 160~200 年降水量mm 450~650 500~700 相同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 不同点: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无霜期略短,土 壤肥力低些,单产相对较低。 五、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可持续发展方向: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过度砍伐 东北的次生林 东北的水土流失 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比较 农业区域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西部 草原区 山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三江平原的稻-食用菌-鱼-貉符合生态模式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 这样保护了西部草原生态,使中部粮食就地转化,密切了两地联系,延长了产业链。 大棚内人工栽培人参 山地人参栽培大棚 P72活动:珠三角基塘农业 基塘景观 基塘生产环节的联系 1.根据下面的材料,归纳珠三角发展基塘生产的有利地理条件。 珠三角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充沛。 北回归线从珠三角的北部穿过。 桑树和甘蔗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 水产品在广东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地形低洼,水源充足 光热丰富 经济作物种类多 交通便利 市场广大 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基塘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加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