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反对外侵略的战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堂讨论 1.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南京条约》却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 1843年制定的协定税则,竟把进口税率压低到“值百抽五”,即5%左右。1858年的《天津条约》还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不必像中国商品那样“逢关抽税,过卡抽厘”了。外国廉价商品依仗特权和低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产品,并获取高额利润。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在这以后除1872年至1876年这5年曾一度小量出超外,一直是入超,而且逆差数额越来越大。据统计,1865年至1868年间,每年平均入超750万海关两。1890年至1894年,每年平均入超更增加到3 400余万海关两。洋货的大量倾销,使得中国民族企业的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受到排挤。直到1883年,毒品鸦片一直占进口货物的首位。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很快形成垄断地位。 强迫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巨额战争赔款。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银行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造成严重破坏。 5.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的侵略活动 “这些先锋队(指美国传教士)所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地理、历史、商业,以至一般的文化情报,将其送回国内,对于美国的贡献是很大的。”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与黄祸论 “黄祸论”简介 “黄祸论”正式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而其先导则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一些人的排华和反华论调。在美国加州甚至有专以捕杀和迫害在美华人的“沙地党”,其首领奇尼亚声称中国人是“黄祸,是美国未来的真正威胁”。1882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排华法案》。在此前后,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黄祸论”。如非洲的各殖民当局提出所谓“黑白非洲主义”,即非洲只允许白人和黑人存在,不要黄种人;澳洲英国殖民当局也大肆鼓吹“白澳政策”,即“澳洲是白人的澳洲”。到19世纪末,“黄祸论”已初具声势。从1895年起,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所谓的“黄祸”问题不断通信、交流。威廉二世鼓吹“欧洲列强联合起来,抵抗黄种人、佛教和异端的侵犯”。威廉二世所言的“黄祸”,指的是日本与中国以及东方的佛教文化。他还特意创作了一幅油画赠给尼古拉二世,即臭名昭著的《黄祸图》。 这种侵略、掠夺和中国封建统治的腐败、专制结合在一起,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半殖民地化 半封建化 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的趋近代化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 基本特征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及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