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层介质渗透试验指导书
PAGE
PAGE 4
《地下水动力学(英)》课程
双层介质渗透实验指导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
2009.3
双层介质渗透实验指导书
一、前 言
地下工程实践活动中,渗流问题普遍存在。如渗流会影响土石坝、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岩土体强度;基坑开挖、地下室构筑,以及竖井、地道等穿越含水层等工程活动均需要考虑地下水渗流影响。此外,渗流还会引发流沙、流土、管涌等现象,并对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法国学者Henry Darcy于1856年通过长期实验获得了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地下水渗流运动的理论基础。开展室内渗透(达西)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熟悉渗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流、非稳定流定量分析理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此前的达西定律教学实验一般采用的渗透实验装置是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戚姆仪,可以采用常规方案求得单一介质的平均渗透系数。然而,自然界中渗流往往存在于双层或多层介质结构的含水层中。为了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实验模拟效果,同时更好地发挥实验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实验要求学生采用多功能渗透实验仪,根据不同的渗透介质、渗流方向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选择不同的组合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 、多功能渗透仪与实验方案
1. 实验设备
多功能渗透实验仪采用透明样室,样室侧壁上分上、下两段共安装有四根测压管(见图1);根据实验要求,样室内可以装填一种或两种试样进行渗透实验,装填两种试样时,可同时测定两层试样的渗透参数。
依据渗透介质(单一介质、两种介质(双层介质组合时,两种介质可上、下互换位置))、渗流方向(渗透水流可以从下至上或从上向下)、实验方法(常水头法或变水头法)等,可组合出12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具体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选定的渗透介质、渗流方向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选择具体实验方案完成渗透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 基于多功能渗透实验仪达西定律实验方案
采用上述实验设备,按照渗透介质:单一介质、两种介质(双重介质组合时,两种介质可上、下互换位置);渗流方向:渗透水流可以从下至上或从上到下;水头性质:常水头和变水头实验等,排列组合出12种实验方案(表1)。通过上述方案实验,均可获取相应工况下试样的渗透参数。
样室溢水口测压管
样室
溢水口
测压管
水 箱
图1 多功能渗透实验仪原理示意图
表1 排列组合出的12种实验方案
试样
渗透系数
实验种类
渗流方向
编号
单一均质介质
K1=K
常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1)
下→上
(2)
变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3)
下→上
(4)
两种介质组合
K1K
常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5)
下→上
(6)
变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7)
下→上
(8)
K1K
常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9)
下→上
(10)
变水头渗透实验
上→下
(11)
下→上
(12)
三、双层介质渗透实验
图1中,测压管1、2及3、4之间的两段试样,可以看作两层介质。设两层试样厚度为和,各层试样的竖向渗透系数分别为和;渗流量为和,根据渗流连续性原理,通过整个试样渗流量应该等于各层的渗流量:
(3.1)
假设渗流通过两层试样的水头损失分别为和,则作用在两层试样上的水力梯度分别为:
(3.2a)
(3.2b)
根据达西定律, 两种试样的渗透系数分别为:
(3.3a)
(3.3b)
由于作用在两段试样上的总水头损失为:
(3.3)
所以:
(3.4)
式中:为两层(段)介质的总厚度。
将(3.1)带入(3.4):
(3.5)
整理可得双层试样的竖向平均渗透系数为:
(3. 6)
四、实验步骤
1.参照实验装置示意图,在直立圆筒中底部安装一块滤板(滤层),再装入均质砂(两种介质实验时,先装入第一层砂至标志处,放第二块滤板,再装填第二种砂至设计高度);安装带溢水装置的供水桶;
2.记录实验基本常数,包括实验样室内径 D 、测管间距:、和(图1)及砂样有效粒径、孔隙率与水温;
3.开启供水管阀门,使样室充满水(样室上端溢水处于溢水状态);记录测压管稳定水头,并采用体积法测定渗流量;改变流量(一般按流量从大到小顺序)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过程,重复次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AI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应用白皮书2.0 -智、效双驱: 赋新质、创新生.pdf VIP
- CRL-H户用超声热量表-汇中仪表.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2 相关领域与研究传统 PPT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CRTAS-2024-05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docx
- 姑溪河当涂闸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50 篇带拼音版.pdf VIP
- 第二语言习得03 早期研究 PPT课件.pptx VIP
-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审核及评审清单(内审员、外审员、过程审核员如何开展审核?).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