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李白咏月诗赏析教学设计.docxVIP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李白咏月诗赏析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里依稀唐时月 ——李白咏月诗赏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李白的咏月诗,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 2、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积累诗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抒发的深刻的孤独和苦闷。 2、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激发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积累诗词佳句。 2、结合李白的生平经历,品味诗歌意境,感受诗人 抒发的深刻的孤独和苦闷。 难点:1、了解李白的思想和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在唐代诗坛上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爱月,一生创作咏月诗无数;他爱月,因而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作“明月奴”;他爱月,甚至传说他是为捞月而溺亡的。你们猜他是谁?他就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今天,就让我们梦回唐朝,与李白共赏一轮明月。 新课 1、学生背诵学过的李白咏月诗。 2、教师提问:你认为在李白众多的咏月诗中,明月到底有着怎样的涵义?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3、读诗赏月——“月亮代表我的心” (1)明月思乡 背景资料链接:公元725年秋,25岁的李白初次离蜀出游,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满怀开创惊天伟业的豪情壮志。途中回望蜀中故地,峨眉秋月,对故土亲朋的眷念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写下了清新明快的《峨眉山月歌》。次年,旅居扬州客栈,望月思乡,又写下脍炙人口的《静夜思》。 师生共同回顾背诵《峨眉山月歌》和《静夜思》,思考:孤身远游的李白是否孤独寂寞呢?此时那一轮明月在李白眼中有着怎样的寓意呢? 孤身远游的李白并不寂寞,他有理想和才华,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也不孤独,故乡的明月万里相照,一路相陪形影不离。 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上,一轮明月成了李白思念故乡亲朋的寄托。 明月知己 背景资料链接: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来到长安,一时才名满长安,被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李白成了待诏的词臣,而他为人率真狂放,蔑视权贵,不为长安群小所容。在孤独寂寞中,李白对月独酌,写下千古佳作《月下独酌》。 齐读诗歌《月下独酌》,师生共同赏析: ?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饮酒?诗人心情如何? “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可诗人却是“独酌”。 良辰美景下的酌饮为何会孤独寂寞呢?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独酌”的孤独寂寞该如何排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你如何理解诗人这与众不同的举动? 因坚持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因而同样孤悬高空的皎洁明月就成了李白的知己。 ?怎样理解诗歌最后“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两句?面对孤独寂寞诗人做出了何种选择?此时那一轮明月在李白眼中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内心的孤寂。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天地间只有明月明白我的心,谁又能分得清哪里是我,哪里是月? 人月两相知,在孤独寂寞的追梦路上,唯有一轮明月永为知己。 明月明志 背景资料链接:李白这样一位遗世独立,高蹈尘外的伟大诗人,在英雄无路,世无知音的孤独寂寞里,没有妥协,也没有沉沦,反而从高天之上找到了千古明月作为知己,他把酒问月,发出千古一问,放任自己在自由圣洁的理想世界里遨游。于是又一篇流芳百世的佳作《把酒问月》诞生了。 拓展阅读:《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齐读诗歌《把酒问月》,师生共同赏析: ?诗人笔下的月有何特征? “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

文档评论(0)

dsw285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