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须知筛选求职者简历丛林法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找工作就上一览湖北英才网 HR须知筛选求职者简历的丛林法则 你是千万人中的几分之几?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认真反思科技带给求职者的是便捷, 还是无奈。专注于招聘科技和人事战略的国际性咨询顾问机构CareerXroads 的合作创建者格里- 克里斯宾认为,从求职者角度来看,这40年来的招聘过程“是非常令人伤心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公司看完求职者的简历后,一般还会告诉他们是否得到了机会,他们应聘的职位是否得到了填补。但现在,即使是每年排列在最佳雇主榜单上的公司,大部分也没有成本和精力给求职者这样的尊重了。 因为公司普遍认为,与求职者的交流毫无必要。在这个简历堆积如山的时代,如果一个销售职位只准备聘用一个人,公司平均会收到100封简历,企业从中选出4到5名参加面试,剩下的 大部分人自然就会被忽略掉。 《华尔街日报》在2012 年调查显示, 当年有760 万人申请了星巴克的6.5 万个职位;近100 万人申请了宝洁公司的2000个职位,200万人申请了谷歌公司的7000个职位。这篇文章还指出,大约90% 的大公司都会使用计算机招聘系统来筛选求职人员,并为他们排位。虽然只有大约35% 的求职者符合他们所申请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这35% 里,被筛掉的几率也仍然是极大的。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马修- 比德维尔谈到,现在显然是对雇主更有利的招聘环境。“如果你的每个职位都有数千个求职者,那么,你就可以利用粗粝的工具挑选人员,因为你觉得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优秀的求职者。”考虑到劳动力市场人员过剩的现状,雇主无需为采用不那么传统的方法招聘人员感到担心。虽然这么做的副作用是,“公式化的招聘过程”最终会形成创造力较低的员工队伍。 轻率的招聘造就轻率的求职者许多公司的简历要求其实是宏大而空洞的: “我们需要智慧、富有创造性、能接受有挑战工作的员工。”这引来许多求职者不假思索地提交简历,同时也不抱着能得到回复的希望。另一面,公司收到的简历成灾,这又进一步催生了依靠“粗粝”的筛选系统来过滤简历的需求。这确实是一个恶行循环。公司在抱怨现在求职者海投简历,全无职业规划的概念,但这恰恰也是公司筛选简历的轻率造成的。过程越自动化,投递越简单,求职者只要按一下鼠标就可以寄出一份简历,他们当然也会越来越不爱花心思去研究公司的要求。“如果公司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困难,求职者需要思考的东西越多,他们也就会只申请自己认为可以得到的职位。” 筛选正在机械地拉高标准 因为一位HR 愿意在每份工作简历上花费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减轻他们的时间成本负担,更快地筛出合适人才,HR 们自然会为简历设定许多硬件标准。而名校毕业、专业背景、英文水平、资格证书恰恰是最容易被挑拣出来的。 欧盟商会的资深人力资源教练朱丹说,对企业而言, 从人海中被动接受投递的简历, 然后进行筛选, 费时费力, 很多时候也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人, 所以不少企业都会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合作院校, 基于管理层也可能出自这些学校原因,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稳定的预期, 也比较了解这个教育体系下学生的特点。 这当然挤压了许多二线学校毕业求职者的机会。公司或者干脆直接去几所重点院校招聘,或者在网申时也以此为筛选标准, 所以如果你的教育背景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 很难进入他们的视线。 所以,在写简历之前,多花时间锁定目标行业中的几家企业,分别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简单停留在根据招聘岗位的描述来臆断,这里面往往说的并不清晰,最好是通过多维度、内部资源来了解。通过同学网络打听内部实际状况,了解岗位的基本要求,然后通过实践来亲身体验,最终为自己的目标搭建某种桥梁。 就像申请国外的大学一样,学校排名、对应专业的地位、对申请人的要求、推荐人的意见等等,这个准备不会从准备素材这会儿开始,在此前的学习和考试中就已经播下了种子。 所以,简历也一样,不是制作设计简历的这一刻,而是从选择学校、专业就开始要明确目标,从大一的生活开始就需要用行动来积累经历,通过能力的提升选择最终完成简历的准备。简历是次要的! 另外,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人都应该削尖脑袋准备进500强的大公司,还是需要基于对自己的了解,综合实力和素质的评价、目标来判断和寻找机会。第一份工作当然很重要,但进入大公司又有难度,我们也可以锁定它相关产业、上下游的优质企业。 朱丹曾接触到一个例子, 一家500强的公司有了一个空缺岗位,有两位主要的候选人:一位来自其他500强的公司,专业背景、学校、技能都不错,但总体感觉循规蹈矩,专业性有余而 开拓性不足;另一位来自民营企业,经过实践的淬炼,专业技能也不错,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的生存压力下练就了很强的开拓能力。正是这个开拓力,是此次岗位最需要的,所以来自民营企业的这位候选人获得了这个机会

文档评论(0)

181****7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