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大陆边缘 一、概述 二、大陆架 三、大陆坡 四、大陆裾(隆) 五、“岛弧与海沟”系 六、大陆边缘的演化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具有宽阔、平坦的大陆架,外接坡折明显的大陆坡和平缓的大陆裾,整个大陆边缘没有火山和地震,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海域。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体系”,其边缘环绕以火山岛弧,岛弧边坡陡峭,外侧边坡直落至深邃的海沟底部,岛弧和海沟地形高差悬殊,有频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动以及较强烈的构造运动 ——西太平洋岛弧海沟体系:岛弧+海沟+弧后边缘盆地 ——东太平洋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大陆架不发育,沿岸 山脉直接与海沟相连 据板块构造机理分为三类: 发散型大陆边缘(Divergent, or passive margin) 聚敛型大陆边缘(Convergent, or active margin) 转换断层型大陆边缘(Transform fault margin) 大陆边缘地壳结构 二、大陆架 1、定义 2、地形特征 3、沉积作用 4、地质构造与分类 5、成因 1、大陆架的定义 大陆架这一术语,最早由H.R.米尔(Mill,1887)提出和使用。 1919——1939期间,约翰逊(D.W.Johnson)认为:大陆架是波浪的侵蚀作用造成的,论证了波浪在陆架表面所进行的侵蚀作用,并注意到这一作用在海底的最大深度,他把600英尺(200米)的水深作为一般波浪侵蚀海底的下限。于是水深200米便成了以后人们所引用的陆架外缘的水深。 迪兹和孟拉德(Ditz and Menard,1951)指出,大陆架是陆地沉溺于海底的地形,并不是波浪侵蚀作用造成的,他们改用破浪基面来描述陆架外缘的深度。目前许多研究表明,波浪在陆架上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约翰逊所举的实例大多数是暴风浪或者台风风浪作用海底时,海底遭受侵蚀的现象。 2、大陆架的地形特征 潘若夫(1985)首先描述了陆架与相邻大陆 的关系。他认为,陆架地形往往是相邻陆地地形在浅海地的延伸,他称这种延伸地形为继承性地形。陆架与相邻大陆的大地构造性质关系密切,根据这种关系,他把陆架分成: 1、位于前寒武纪地台边缘的陆架,通常宽度不大,如非洲及澳大利亚陆缘的陆架。 2、位于古生代地台上的陆架较宽,如欧洲西部和西北部,北美大西洋沿岸等地 3、中生代和阿尔卑斯褶皱带边缘的陆架最窄,如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等地。 4、大陆平原邻接的陆架,是新生代的下沉区,这类陆架具有最大的宽度,如北冰洋和黄海大陆架等地。 沉溺的河谷和冰川谷 谷深70~100m 宽7km~25km 海底平坦面 大陆架往往由几级深度不同的海底平坦面组成,从滨岸到外海,随着陆架表面的缓倾斜,平坦面逐级下降到大陆坡直至深海. 海底平坦面的成因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进、海退过程中,当海平面停顿时期形成的。 东、黄海主要海底平坦面是第四纪冰期河流三角洲堆积而成 高纬度海区的海底平坦面是冰蚀和冰积作用造成 陆架边缘坝(堤) 大陆架的外缘往往有一个高起的前缘,然后过渡到大陆坡,这一高起部分称为陆架边缘坝(堤)。 3、大陆架的沉积作用 残留沉积 变余沉积 现代沉积 残留沉积 残留沉积 残留沉积的特征 现代沉积 沉积物的属性与目前所处的沉积环境相一致,处于一个统一的动态平衡系统之中,这类沉积物称为现代沉积或现代原生沉积。如目前大河口的三角洲相沉积,热带浅海的碳酸盐沉积,海底火山周围的火山碎屑沉积。 主要分布在内陆架,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碎屑。 现代碳酸盐沉积 主要分布在低纬海区的陆架和大洋区的浅水碳酸盐台地上 变余沉积 大陆架上经过现代海洋动力作用的加工和改造的残留沉积称为变余沉积,其性质介于现代沉积和残留沉积之间。 4、大陆架的地质构造和分类 大陆架的地壳是相邻陆地地壳的延伸,地壳性质与相邻陆地一致。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褶皱、断裂等构造形式也与相邻陆地一致。 根据基底与盖层的关系,分5类 大陆架上的局部构造与陆上构造的关系 从陆上直接延伸到陆架上的构造 与陆上构造线平行的构造 5、大陆架的成因 三、大陆坡 1、基本特征 2、分类和成因 3、海底峡谷 4、深海平坦面 定义 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的巨大斜坡 在地形上,它是大陆基面和大洋盆地底面之间巨大而复杂的斜面。 在地壳性质上,大陆坡的地壳是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地壳,可进一步划分成大陆型地壳和次大洋型地壳。 1、大陆坡的基本特征 地形特征 地质构造特征 沉积作用特征 地形特征 地质构造特征 沉积作用特征 2、大陆坡的分类和成因 3、海底峡谷 海底峡谷沉积物的特征 4、深海平坦面 四、大陆裾(大陆隆Continental Rise)概念 大陆裾是大陆坡坡麓缓缓倾向大洋底的扇形地,由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会具体方案.doc
- 大地水准面山东英才学院.ppt
- 大型双圆弧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pdf
- 大型飞机.ppt
- 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级别认定汇总表.doc
- 大学教学设计2四川师范大学刘家访教授.ppt
- 大学物理试验A类.doc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doc
- 大学10113园艺学系的由来重谱大自然生命之美.ppt
- 大学高等数学所有公式打印版.doc
- 3.1笔墨之美 课件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4.10认识船(教学课件)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2025.pptx
- 第12课《 巧妙化解冲突》 课件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pptx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课件)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2025.pptx
- 第13课《 合作的秘诀》课件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pptx
- 5.24 制作“冰琥珀”(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2025.pptx
- 人自然社会第9课《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课件.pptx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全册学习任务单.docx
- 4.10认识船(教学课件)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2025.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