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2011 4 46 2
·综合研究 · 文章编号: ( )
10007210201102025207
非完全弹性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频散问题研究
张立彬 王华忠 马在田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 200092)
张立彬,王华忠,马在田 非完全弹性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频散问题研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 . 2011462
252 258
~
摘要 非完全弹性介质会引起地震波的传播能量衰减和相速度频散,从而影响地震成像分辨率。因此在地震
波正演和反演中需要十分重视对能量衰减和相速度频散问题的研究。本文在分析造成能量衰减和相速度频散
的机理及其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 提出的线性非弹性介质本构关系,以 常 模型
Boltzmann Kartansson 犙
j
为例,系统推导了该模型的吸收系数及相速度频散关系,并全面分析了 种非完全弹性介质模型的能量吸收、相
8
速度频散关系与特征,可为非完全弹性介质品质因子 值估计以及反 补偿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犙 犙
关键词 非完全弹性介质 吸收频散模型 本构关系 Boltzmann叠加原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P631 A
波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造成其能量的衰减。
1 引言 只有当波动周期与应变弛豫时间较为接近时才能产
[]
3
生较为显著的衰减 。 电化学作用和毛细管作用
④
地震波在实际介质中传播时,除了几何扩散、反 理论,考虑了岩石中湿润相化学性质在控制吸收方
[]
射、透射、散射、干涉等宏观几何展布引起的地震波 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