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第# 期 生 态 学 报 /012 ! ,.02 #
!$$ 年# 月 %’% ()*)+,% -,.,% -342 ,!$$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 (!#$% ’()*#%% )林及其
次生林细根生物量与垂直分布特征
7,! 9 7
杨丽韫 ,罗天祥 ,吴松涛
(72 北京科技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北京R 7$$$S9 ;!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R 7$$ 7$ 7;
9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R 7$$$S5 )
摘要:以我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同一海拔梯度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为对
象,采用土钻取样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细根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
原始阔叶红松林的正向演替过程中,林地细根的总生物量逐渐增加,其中主要乔木细根的生物量逐渐增加,而灌木和草本细根
的生物量则逐渐降低。在演替过程中,细根的垂直分布逐渐加深。在长白山地区,
9 块林地中细根生物量的组成分布受林分植
被组成的影响;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容重、水分含量以及不同土层中、. 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土壤温度则不存在相
关关系。
关键词:长白山;红松;原始林;次生林;细根;土壤因子
文章编号:7$$$6$#99 (!$$ )$#69:$#6$#R 中图分类号:T#8S ,- 7S2 5R 文献标识码:%
/,.’ 7)) 9,)2-:: -.1 ,: 1’#! 1,:7,90,). -(7):: !’ #7,2,,4’ ;)7’-. #,.’ -.1
97)-1*’-4’1 =)7’: -.1 ,: :’().1-78 =)7’:: ,. !-.+9-, ?)0.-,. ,.)7!’-:
!,.-@
N%.+ *6NF@7,! ,*M) ’=@6U=@Q9 ,VM -0@Q6’=07
7 !#$$% $ ’$%$()*% !)+,+ *,- ’,(),++.),( ,/!01 ,1+)2 ),( 7$$$S9 ,3#),*
! 4,56)676+ $ 6#+ 8+$(.*9 #) !)+,+5 *,- :+5$7.+5 :+5+*.# ,3;! ,1+)2 ),( 7$$ 7$ 7,3#),*
9 4,56)676+ $ 0)+6*, =%*6+*7 :+5+*.# ,3;! ,1+)2 ),( 7$$$S5 ,3#),*
+,-) .,’/’0,) 1#,) ,ABBC ,AC (D ):EFBD G EFHC2
59:7-( :V3 3=DFH3A JE3 K@3 H00J L0=DD =@A JD A34JE ADJHLFJ0@ 0K = 0H3 JE=@ !$$6B3=H601A 4HJW3 X0H3=@ 4@3
=@A LH0=A613=W3A K0H3DJ =@A JD J?0 !$6 =@A S$6B3=H601A D3G0@A=HB =$9 7%75 -*)-)*,* =@A 1+67%* 9 %*6?9 #?%%* K0H3DJD @ JE3
E=@QL= Y0F@J=@ ,@0HJE3=DJ E@=2 ’E3 D01 G0H3 3JE0A ?=D FD3A K0H H00J D=41@Q2 ’E3 H3DF1JD @AG=J3A JE=J JE3 J0J=1
K@3 H00J L0=DD @GH3=D3A ?JE DJ=@A =Q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