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张维迎《造就真正的企业家》有感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读张维迎《造就真正的企业家》有感
读张维迎《造就真正的企业家》有感
小河
所有制的问题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是一个热点的话题。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看起来很敏感,但是在1989年前的讨论却是难得的自由。今天来读张维迎的这篇文章,可以感觉到那个年代行文的一些特点——不重数理严密的推导,但是说理清晰,论证有力,而且结合事实,语言活泼生动,这点是现在的学术论文所不能做到的。或许其中的原因是张维迎为兴趣而学术,而如今“皆为稻粱谋”。
虽然讨论的都是今天在我们看来“显而易见”的事实,诸如市场看不见的手、企业家精神,但是在那个思想交错的年代却是一个启蒙的炮响。我越来越觉得解放思想这句话岂是说说就能做到的呢?张维迎自己在《企业家与观念现代化》一文中也说:
“观念的变革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我们好些同志,包括我自己,在感情上也无法接受。这种感情上的折磨无法避免,我们要做好准备。看到别人富了,难免叫人眼红。如果我们做好准备,接受起来也轻松一些,毫无准备就会痛苦一些、无法忍受。
有些人至今尚未认识到这一点,整天松松散散的过日子,毫无节奏。他这样想:与其远离家乡干事业,不如全家团圆拜祖先;与其吃饱喝足听音乐,不如饿着肚皮唱山;与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如你给我送礼我给你请客。变革发生以后这些人的观念就跟不上了,痛苦由此而来。正因为面临这样的痛苦,我们的理论界、新闻界才会有这样两种人:一种人怀念过去、崇尚过去,认为我们搞大规模的改革还不如回到过去那种大家都穷的日子,田园诗般的、温情脉脉的多美啊!你看过去的社会道德多高尚啊?现在呢?人人都在讲金钱,这还得了?有些小说家已经开始描写这样的个体户了——人富了,良心却坏了,等等。另一种人可能给大家设计一个新的乌托邦,就像旧的乌托邦一样。”
张维迎的这番话,并不是在鼓吹金钱至上论,他也不认为金钱可以代替道德。张的话,对今天我们社会依旧存在的一种复古倾向声声震耳。
话说回来,《造就真正的企业家》就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国有制度下不可能产生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家和产权制度。
我的理解,所谓一个均衡的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特征就是,谁承担全部的风险,就要得到全部的收益。当风险和收益不对等时,这样的产权制度必然在宏观上是无法平衡的。
八十年代经济界的普遍关心问题是:怎样在不改变国有制的情况下激发企业活力,使企业能够盈利,并注重长期发展的效益。人们先后提出了厂长承包,经理人等等方案。而张维迎的回答是:国有制度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是不可能建立的。
委托——代理是现代股份制的基本特征。职业经理人接受股东的委托管理企业,经理人(职业企业家)要对股东负责,他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相挂钩。股东通过董事会和股票市场对经理人进行监督。
有人质疑这种委托代理机制不利于所有权的落实,老实说张维迎对这点的反驳不甚有力。他回答了委托代理在性质上可以起到保护所有权的作用,然而这一制度并不必然使得所有权得到保护。现代企业面临的经理层与股东的矛盾、大股东与小股东的矛盾都表明,委托代理制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律不健全等原因依然存在所有权的保护问题。
然张维迎对于国有制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能建立之原因论证很有力。
究其根本,股份制企业所有者对经理层的监管的前提是,所有者必须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关切,并且有相应的监管手段。国有制度下,名字上财产的所有人是全体人民,但实际操纵者是政府或者直接说就是政府官员。
财产权利是委托代理的前提,有人拿日本公司股权比例较低的例子说股份比例越低效益越好,所以财产所有权不重要,这个结论明显是荒谬的。广义上,股权人,债权人都是公司的控制人,而且发债银行也是由股东控制的。
保护所有者权力关键在于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张维迎提出:委托的每一层级都会削减约束力。最终对经理人的约束=初始关心值*委托层级*每一层约束力的削减系数。
在官僚中培养经理人或者“引进”经理人的根本毛病就是,经理人并不对财产的实际所有人“全体人民”负责,而且由于全体人民的基数太大,导致每个人对国有财产的初始关心值并不高。于是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地方越小、层次越少的国有企业经理人改革在所有权的保证上就更成功,乡镇企业对职工权利的落实比央企对全体人民的负责度要高。(虽然最后乡镇企业在竞争中败于民营企业。)
于是有人就提出这样一种方法:按照经理人的经营成果对经理人进行考核,给与相应的升迁机会或者经济利益。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1,经理人的任命是由官员任命的,如果经理人经营不佳,官员是否要承担责任。如此向上追溯,是要追溯到国家主席辞职么?由此看,自负盈亏、权责统一的企业和层层对上负责的政府管理天然不能协调。
2,实施中对于效益的考察指标也是单一的。我们说企业以追求利润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0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技术支持中心社会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2115.pdf VIP
- 台达 VFDB4132系列刹车模块说明书.pdf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VIP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北京工业大学.docx VIP
- 2024最新不予立案通知书.doc VIP
- 工业网络技术教材PPT10 Modbus TCP通信及应用.pptx VIP
- 2025年中国亚克力镜面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账号内容打造方案.docx VIP
- 锋芒全系列笔记低吸有道系统课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