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椎间孔镜手术的不同入路选择策略.ppt

医学椎间孔镜手术的不同入路选择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术前设计 仔细复习患者的腰椎MRI、CT及CR片,确定穿刺位置,尤其是存在移行椎。 四、定位针位置 TOMShidi针的定位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五、熟悉C臂下的相关解剖 棘突、横突、椎板、椎间隙、上下关节突、椎弓根等。 六、熟悉椎间孔镜下结构 硬膜囊、神经根、髓核、纤维环、后纵韧带、多裂肌、血管等。 七、髓核的辨别 可用美兰染色髓核,髓核组织退变越重,染色越重,退变越轻染色越轻。对于初学者来说,椎间盘造影是必要的,镜下视觉好,有利椎间盘的识别。 镜下髓核 镜下亚甲蓝髓核染色 八、髓核切除多少为宜? 工作套管经扩大的椎间孔进入硬膜外腔前侧间隙。直视下直接在椎管内对神经根进行松解减压,只摘除椎间盘中后1/3残存的髓核组织,总量约2ml,镜下可见神经根随硬膜囊有明显波动。 髓核 后纵韧带 神经根 九、术中出血和止血 肌肉血管出血和椎间孔外口部出血可用工作套管前后左右压迫寻找出血点。椎管内血管出血应用双极热凝止血,若仍不能完全止住,可以用镜子压迫或加大水流量,必要时应用可吸收止血纱布或止血棉填塞,3~5 min后将其取出,找到破裂血管,用射频将血管封住,术后放置引流管,以便进一步观察。 双极电凝止血 放置引流管 十、纤维环修补 术前存在破裂,术中钳夹引起的撕裂,可用双极热凝或低温等离子修补成形。 十一、术后注意事项 卧床12小时,配带腰围下床,次日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剧烈活动。 严重并发症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破裂 神经根及马尾损伤 硬膜撕裂 经椎间孔弯针造影技术 直针 穿刺 弯针 穿刺 弯针造影 展 望 椎间孔镜技术的真谛是椎管内直接对神经根减压(Direct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 technology),与其它间接神经根减压(Indirect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 technology)微创技术有本质上的区别。 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微创、不破坏椎体稳定性、并发症小、效果更佳等优点。 根据制造业的不断创新,镜下融合与非融合技术将层出不穷,手术适应症更加宽广,更加体现出可视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 L4-5椎间盘右后突出 通道建立及工作套管植入 正侧位及椎间盘造影 髓核钳出 术后效果 L5-S1椎间盘左后方突出 经椎间孔穿刺工作套管植入造影 镜下髓核钳出 术后效果 二、经椎板间入路 椎板间入路 L5-S1椎间盘左后脱出 经椎板间入路定位穿刺工作套管植入 镜下髓核钳出 术后直腿抬高显著改善 三、经椎体外入路 L5-S1椎间盘左侧极外侧突出 四、联合入路 L4-5椎间盘突出、脱垂 L4-5左侧突出、右侧脱垂 定位 左侧椎间孔入路 右侧椎板间入路 术后效果 椎间孔镜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注意事项 一、严格手术指征 尽管目前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技术对治疗巨大型、脱出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化、增生、狭窄具有独到优势。但不可把它当成全能技术,对任意扩大手术指征的行为均会增加手术风险、加大创伤、和降低手术成功率。 二、手术纳入标准及操作理念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腰椎间盘摘除术,其最大优势在于椎间孔扩大后工作套管直接插入硬膜外腔,直接摘除游离于椎管内的椎间盘组织,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是真正意义上的神经根直接减压术。本技术的最佳纳入标准为:脱出、游离和巨大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根性症状。对于小的包容性椎间盘突出,应用此技术反而加重创伤,应用其他微创治疗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骨科开放手术 微创介入方法(间接减压): 臭氧髓核化学溶解疗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射频热凝术、双极水冷射频、盘内电热凝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微旋切术 微创手术方法(直接减压): 椎间盘镜技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 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 椎间孔镜技术发展史 一、1975年Hijikata等率先采用经皮穿刺经安全三角区进椎间盘内髓核切除,非直视下间接神经根减压(盘内减压技术)。 二、1997年yeung等研制出了脊柱内镜手术系统,形成了YESS技术,真正实现了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l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此技术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