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人:涂建波 2015.12 宁波滨海 讲座主题: 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说明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三复习 第4讲 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明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考点】30 【考试要求】B(理解); 【课本对应内容】《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P70-80. 【知识温故】 【能力知新】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史实与罪行 2.中国抗击日军的典型战役 读史料(图片、文献资料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日本的侵略与中国的抗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史实与罪行 【知识温故】 日本的侵略与中国的抗争 (1)1931年9月18日,中国沈阳,“九一八事变” (2)1932年1月28日,中国上海,“一·二八事变” (3)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七七事变” (4)1937年12月13日开始,日军在南京野蛮屠杀中国军民近30万人,制造南京大屠杀 (5)日本七三一部队,用健康活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 (6)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7)日军对重庆、成都等后方大城市进行轰炸封锁 2.中国抗击日军的典型战役 【知识温故】 日本的侵略与中国的抗争 (1)“淞沪会战” (2)“平型关大捷” (3)“台儿庄战役” (4)“百团大战” ——结果:11月,上海沦陷,日军进攻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8月13日,上海) ——意义: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斗志。 (1938年春,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意义: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坚定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0年8月~1941年1月,八路军彭德怀) 正面战场:国民党领导 敌后战场: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打不垮,一群中国人不堪一击。当前的中国需要‘补钙’,缺乏应有的骨气”。追溯历史,回望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和中国人 【资料1】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长、研究员岳思平指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面对的既不是甲午战争时腐朽的清政府,也不是签署“二十一条”的北洋军阀政权,而是一个团结起来和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 【资料2】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多天没有饭吃,只吃树皮、草根和棉絮,仍然坚持战斗,直到英勇牺牲。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为国捐躯时都只有37岁。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撤退,与日军战到力尽弹绝,最后毅然跳下悬崖。东北抗联的8位女战士被敌军包围,不甘被俘,集体投江,壮烈殉国。 【资料3】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身先士卒,“尽忠报国”。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台儿庄的勇士与敌展开巷战,守卫滕县的师长王铭章亲自督战死守,为国捐躯。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在姚子清营长率领下,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勇敢 中国军民同敌人顽强抗战、誓死保家卫国,如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挥的流砥柱作用、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等。 【两场战争 两种命运】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甲午战争。结果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样的作战对象,同样是抵御侵略,甚至前次在战时双方军力对比上我方更占优势,然而最终却是截然相反的结果:甲午战争我方折兵沉舰,国家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加速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国民受尽屈辱;抗日战争我方彻底打败侵略者,摆脱奴役,国人扬眉吐气。为什么甲午战争彻底溃败而抗日战争大获全胜呢? ——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李殿仁《两场战争 两种命运: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之比较》 团结统一 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联蒋抗日” 1935年12月“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停战抗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1937年7月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日“ 广大人民群众: 要求团结统一抗战 国民党爱国将士: 要求团结统一抗战 国民政府: 希望团结统一抗战 中国共产党: 要求团结统一抗战 【能力知新】 抗日战争胜利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