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病因与病理
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
治疗
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 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
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
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以局部治疗为主,手法治疗为辅。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1、局部热疗或理疗: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局部外敷止痛药物: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压痛点及穴位针灸、按摩,并进行药物封闭。
4、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足跟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足跟疼痛,ⅹ线片证实有骨刺存在者疗效较好。
②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不明原因顽固性足跟痛患者可采用此法,不过这是一种破坏性手术。
③跟骨滑囊切除术。
有些患者手术后骨刺仍重新生长,甚至恢复原状。因此,这种手术对于足跟痛症的治疗多以能解除痛苦的非手术治疗为主。
5、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风寒湿三邪侵袭,痹阻局部经络气血,气滞血瘀,或因年老肾气亏虚,筋骨不健,故见此症。故中医治疗原则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为主,可采用中草药、中成药、药膳食疗及外治方法预防与治疗。
注意事项
1、中医无论是采用内治法,还是外治法,都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等。
2、有些药物如白芥子等,外用时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起疱、瘙痒、皮疹等;有些患者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能出现变态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用此类药,使用抗炎、抗变态反应药物对症治疗。
3、使用足浴疗法及热敷疗法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防止灼伤皮肤。
4、老年人反应迟钝,在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病情,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5、使用外治疗法治疗时,所用的外治药物剂量一般都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不宜入口,孕妇也不宜选用。
足跟痛药方
1、川芎验案一
于某某,男,30岁。2年前线照片发现有双跟骨刺,行走疼痛难忍,影响劳动。1973年10月用川芎粉治疗。方法如下:用川芎研极细末,装入小布袋内,将小布袋垫在鞋内,小布袋内的川芎可每周一换。15天后,疼痛基本消失。随访1年多来,未见复发。
2、跟腱炎、风湿性足跟痛
处方:乳香、没药各90克,红花、土鳖虫、三七、血竭、川乌、草乌、当归、川断、透骨草各45克,马钱子6个,麝香1克。
用法:药研细末,每用50克,装入双层纱布袋中,放黄酒内浸泡两天后,热熨患处,日熨两次,每次30分钟。
疗效:用药3个月,有效率达95.5% 。
3、足跟骨刺
取透骨草500克,醋1500克。用醋泡透骨草半小时,然后再加热。把加热后的醋和透骨草倒入洗脚盆中泡脚,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天一次,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