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糖尿病足中西医诊疗.ppt
小结 糖尿病足的治疗强调早期诊断的重 要性; 注重湿性创面愈合、创面床准备; 理论的应用,积极采负压创面治疗和超声清创技术,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 ; 此外如何加强多学科协作治疗糖尿病足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 糖尿病足中医认识 属中医“筋疽”、“脱疽”等范畴 发病因素 糖尿病日久, 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 (或)感受外邪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以致肉腐骨枯所致。 病机及演变规律 早期:气阴两虚,脉络闭阻。表现为肢冷、麻木、疼痛。 中期:湿热瘀毒,化腐成疽。或患肢破损,外感邪毒,热毒蕴结;或肝经湿热内蕴,湿热下注,阻滞脉络;或脉络瘀血化热,淫气于筋,发于肢末,则为肢端坏疽,而致肉腐、筋烂、骨脱。若毒邪内攻脏腑,则高热神昏,病势险恶。 晚期:若迁延日久,气血耗伤, 伤口迁延难愈。表现为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或捭肾阳虚夹痰瘀湿阻为主。发展至后期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阳气不能敷布温煦,致肢端阴寒凝滞。血脉瘀阻而成。 病位、病性 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湿热、邪毒、络阻、血瘀为标 病位在血、脉、筋。 辨证论治 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 扶正与祛邪并重 内治法(重在全身辨证) 1、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 症状:足局部漫肿、灼热、皮色潮红或紫红,触之患足皮温高或有皮下积液、有波动感,切开可溢出大量污秽臭味脓液,周边呈实性漫肿,病变迅速,严重时可累及全足,甚至小腿,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奚九一验方)加减 2、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 症状:足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溃烂,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舌质暗红或红绛,苔薄黄或灰黑,脉弦数或洪数,趺阳脉可触及或减弱。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方药:顾步汤(《外科真诠》)加减。 黄芪 石斛 当归 牛膝 紫花地丁 太子参 金银花 蒲公英 菊花 3、气血两虚,络脉瘀阻证 症状:足创面腐肉已清,肉芽生长缓慢,久不收口,周围组织红肿已消或见疮口脓汁清稀较多,经久不愈,下肢麻木、疼痛,状如针刺,夜间尤甚,痛有定处,足部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皮色暗红或见紫斑;舌质淡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治法:补气养血,化瘀通络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党参 麦冬 当归 川牛膝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枳壳 地龙 熟地黄 4、肝肾阴虚,瘀阻脉络证 症状:病变见足局部、骨和筋脉,溃口色暗,内色暗红,久不收口,腰膝酸软,双目干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肌肤甲错,口唇舌暗,或紫暗有瘀斑,舌瘦苔腻,脉沉弦。 治法:滋养肝肾,活血通络。 方药: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 三七 地龙 穿山甲 枳壳 5、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 症状:足发凉,皮温低,皮肤苍白或紫暗冷痛,沉而无力。间歇性跛行或剧痛,夜间更甚,严重者趾端干黑,逐渐扩大,腰酸,畏寒吱凉。肌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或细涩,趺阳脉弱或消失。 治法:温补脾肾,化痰通脉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制附子 桂枝 地黄 山茱萸 山药 黄精 枸杞子 三七粉(冲) 水蛭粉(冲) 海藻 外治法 (重在局部辨证) 1、清创术 一次性清法 适应证:生命体征稳定,全身状况良好;湿性坏疽(筋疽)或以湿性坏疽为主,而且坏死达筋膜肌肉以下,局部肿胀明显、感染严重、血糖难以控制者。 蚕食清法 适应证:生命体征不稳定,全身状况不良,预知一次性清创难以承受;干性坏疽(脱疽)分界清楚者或混合型坏疽,感染、血糖控制良好者。 2、外敷药 湿热毒盛 疮面糜烂,脓腔,秽臭难闻,肉腐筋烂,多为早期(炎症坏死期),宜祛腐为主,方选九一丹等。 正邪分争 疮面分泌物少,异味轻,肉芽渐红,多为中期(肉芽增生期),宜祛腐生肌为主,方选红油膏等。 毒去正胜 疮面干净,肉芽嫩红,多为后期(瘢痕长皮期),宜生肌长皮为主,方选生肌玉红膏等。 3、中药浸泡熏洗 清化湿毒法 适用于脓水多而臭秽重、引流通畅者 药用土茯苓、马齿苋、苦参、明矾、黄连、蚤休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 温通经脉法 适用于阳虚络阻者 药用桂枝、细辛、红花、苍术、土茯苓、黄柏、百部、苦参、毛冬青、忍冬藤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热毒较甚者 药用大黄、毛冬青、枯矾、马勃、元明粉等煎汤,待温浸泡患足。 中药浸泡熏洗时,应特别注意引流通畅和防止药液烫伤。 小结 糖尿病足以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内治外治相结合。分期辨证论治,内服中药改善全身情况;局部伤口彻底清创引流,外敷药物;同时配合西药有效控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