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腮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腮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

将该技术用于腮腺癌明显侵犯面神经、甚至面神经穿入肿瘤者,保留面神经后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同样获得良好的控制肿瘤效果。但采用该技术时,医师应经过规范训练,根据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设计并按设计方案植入,植入后复查验证植入准确性,以确保粒子分布合理,达到需要的放射剂量。在有条件的单位,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留面神经等选择性病例,可采用该技术。 (4)手术结合192 Ir后装组织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以相对保守的方式切除腮腺恶性肿瘤、保留面神经,在怀疑肿瘤残留或安全边界不足处放置施源导管,按照巴黎系统布源原则,单平面或双平面平行布源,治疗计划系统优化。术后3-7d开始近距离放疗。放射源为192Ir,每次剂量3-5 Gy,隔天进行,照射总剂量为25-50Gy。 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一组较大样本(95例)报告,采用术中置管、术后192Ir后装组织内照射的方式,可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且明显减少放疗并发症。在有条件的单位,可选择应用。 3.腮腺癌患者的颈淋巴结处理: 对于临床颈淋巴结阳性者应采取治疗性颈清扫术。腮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15%左右,对于临床阴性的颈部淋巴结,原则上不必作选择性颈清扫术。但病理类型不同,转移率不一。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腮腺导管癌、腺癌、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的转移率35%,可考虑作选择性颈清扫术,而其他类型颈淋巴结转移率低,一般不作选择性颈清扫术。 4.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征: 腮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采用传统的单纯放射治疗很难达到根治效果。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并提高生存率。高能射线对腮腺癌的控制更为有效,在有条件的单位,术后放射治疗时可优先考虑高能射线治疗。 哪些病例可考虑术后放疗? 腺样囊性癌、其他高度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不彻底、有肿瘤细胞残存者; 肿瘤与面神经紧贴,将面神经分离加以保留者; 肿瘤范围广泛,累及皮肤、肌肉及骨组织者; 复发性的恶性肿瘤。 腺样囊性癌可沿着神经扩散到颅底和乳突,故照射范围应包括颅底。照射剂量应达50Gy。 5.化学药物治疗: 腮腺癌有可能发生远处转移,特别是腺样囊性癌及腮腺导管癌远处转移率可达30%左右。因此,部分腮腺癌术后还需配合化疗加以预防。目前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化疗药物。 腺样囊性癌可在治疗后较长时期出现转移,常规的化疗药物作为预防用药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寻找有效、可口服、不良反应少、可长期应用的化疗药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精氨酸—天冬氨酸可有效地降低肺转移率,但需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6.预后观察: 腮腺癌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生存率较高,但远期生存率持续下降,3、5、10及15年生存率明显递减。故对腮腺癌患者的预后观察应在10年以上。 需要强调的问题 1.TNM分期 2.腮腺深叶查体有无咽部隆起检查 3.有无面瘫表现的记录 4.有无腮腺导管口分泌的记录 5.功能外科的问题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活组织检查 活检诊断与治疗应力争一期完成 切除活检,冰冻切片 必须活检,才能选择治疗方法 不做活检不影响治疗,尽量不做。 做活检会明显影响治疗效果,不做。 二、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 采用外径为0.6 mm的细针(相当于6号注射针头)吸取病变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该方法可以明确区分炎症与肿瘤,使某些炎性病变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区分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在95%以上,但组织学分类的符合率在80%左右,可以为术前确定涎腺肿块的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以及阅片者的经验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率。 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在使腮腺肿瘤产生细胞种植方面存在争议。 三、冰冻切片诊断 可以较明确地确定炎症与肿瘤以及肿瘤的良恶性,但有时确定组织学分型有一定困难。也可用于手术中肿瘤周界的确定。 四、石蜡切片诊断 石蜡切片——诊断的金标准。 肿瘤组织学类型多样性——免疫组化。 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程度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故在发送病理报告时,病理医师应注明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程度。 5个组织病理学特点确定低、中、高分化的分级方法 特点 分值 ①囊性成分少于20% 2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