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防制原则.ppt

课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防制原则.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是携带丁肝病毒(HDV)的急性、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由于丁肝病毒(HDV)为缺陷性病毒。它的感染必须和乙肝病毒(HBV)感染联合,可有2种形式: 1、同时感染 (coinfection) 丁肝病毒(HDV)和乙肝病毒(HBV)同时感染一个人,常呈现自限性良性经过,即类似于单独HBV感染引起的急性乙型肝炎,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双相型血清转氨酶(ALT或/和AST)异常峰,第一次转氨酶高峰与第二次转氨酶高峰间隔不超过6周,分别代表HBV感染发病与HDV感染发病。 2、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由于重叠感染的病人先前已经是慢性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源源不断地供应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给丁肝病毒(HDV)供复制组装完整病毒。因此,占80%~90.9%的重叠感染者呈现慢性丁型肝炎,临床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病情急剧恶化,常易被误诊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此刻在患者的肝穿刺组织内和血清内可检出HDAg、HDV RNA,随即相继检出血清抗HDIgM和抗HDIgG,且持续存在高滴度。 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只是母婴垂直传染率不像乙肝高。 1、肠道外传播 与乙型肝炎相似,即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针刺等传播,在血液透析患者,需多次输血及凝血因子的血友病患者、静脉毒瘾者等为丁肝流行的高危人群。作者等近年来发现,在我国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Ag)阳性的职业献浆员(其血浆用以制备乙肝血源性疫苗)人群中, 交叉感染可引起丁肝病毒感染的流行。 (二)传播途径 2、家庭内密切接触传播 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的精液、唾液、月经血及其他体液或分泌物而传播。1984年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丁肝病毒(HDV)和乙肝病毒(HBV)联合感染者的家庭其他成员HDV感染续发率为54.2%(45/83),非常显著高于对照家庭即仅为HBV感染者家庭的其他成员HDV感染率2.1%(2/94)(P0.01)。家庭内接触传播导致丁肝病毒感染类似于乙肝病毒感染也存在家庭聚集性分布,即1户2例及以上的感染者占较大比例。 (三) 流行特征 1、地方性流行地区 在世界大部分乙型肝炎高发区伴随丁型肝炎流行,其中尤以巴尔干半岛经地中海延伸到西亚、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HDV感染率高。 2、爆发性流行地区 见于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例如南美洲北部亚马逊河流域地区在儿童与青少年中发生过多次丁型肝炎爆发性流行,其起病急剧,病情危重,多呈现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很高。 3、散在发病地区 主要见于西欧、北美、澳洲等乙肝病毒感染率低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丁肝病毒感染主要分布在静脉毒瘾者,血液透析患者,多次受血者及经常输入血制品的血友病患者特殊人群中,一般人群的HDV感染率很低。 (四) 防治原则 1)对献血员进行筛查。 2)广泛接种HBV疫苗。 五、丙型肝炎(Hepatitis C )流行病学 HCV命名系统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 1、2、3 等。同一基因型的同源性 68% 以低半格的英文小写表示,如1a、2b、3c等。同一亚型的同源性 85% 基因型(Genotype) 11 个 亚型(Subtype) 70 个 准种(Quasispecies) X X 阴性选择 阳性选择 原始同源性病毒群长期进化图(竞争突变和选择) 非同义 突变 同义 突变 同义 突变 Time 1 Time 2 Time 3 准种组成 病毒准种的演变 丙型肝炎病毒(HCV)致病性与免疫性 1.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急慢性HCV病人和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传播,也可经性、母婴 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2. 致病性 一般临床经过较轻,多为亚临床型,但发 展成慢性比例较高,约80%。 3. 免疫性 感染后免疫力较低,可发生再感染。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与乙肝的传染源相似也有3种,即急性丙肝病人、慢性丙肝病人和慢性无症状丙肝病毒(HCV)携带者。 (一)传染源 人感染丙肝病毒(HCV)后,经5~12周的潜伏期可发生急性丙型肝炎。急性丙肝较急性乙肝更为隐匿,多数表现为亚临床型,少数显性发病者症状体征也较轻,仅血清ALT持续异常。急性感染9年后83.6%发展为慢性丙肝或慢性HCV携带者,其中2.7% 已发展为肝硬化。 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CVRNA自然阴转率较乙肝的病毒血症自然阴转率更低,据作者对近期输血感染的丙肝患者追踪9个月,其HCV RNA自然阴转率仅为8.82%(3/34),而同期乙肝患者HBVDNA自然阴转率为17.39(8/46)。国外经人体与黑猩猩实验感染HCV证明,至少于发病前12天,其血液即有传染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