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的化学检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脑脊液的化学检验 一、蛋白质定性检查(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 1、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原理脑脊液中蛋白质主要是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混浊或沉淀。 2、试剂 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l,加蒸馏水至500ml,用力振摇,放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饱和苯溶液:取苯酚10ml,加蒸馏水至100ml,充分混匀,置入37℃温箱中数小时,见底层有酚析出,上层即为饱和酚溶液。避光保存,一般置棕色瓶内保存。 3、操作取试剂2~3ml,置于小试管中,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1~2滴,在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结果。 4、结果判断 阴性(-):无混浊,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对光不易看到,在黑色背景下才能看到。 弱阳性(+):呈灰白色白雾状。 阳性(++):呈白色薄云雾状混浊。 强阳性(+++):呈白色絮状沉淀或白色浓云块状。 最强阳性(++++):立即形成白色凝块。 5、方法学评价潘氏(Pandy)试验所需标本量少,操作简单,结果观察较为明确,临床试验室常用此法。但该方法过于敏感,有一部分正常人也可出现极弱阳性(±)结果。 6、注意事项 (1)红细胞过多时,须先离心使细胞沉淀,吸取上清液进行试验。 (2)试验中所用试管应十分洁净,否则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3)所用试剂苯酚如不纯,亦可引起假阳性反应;室温低于10℃,酚饱和度低,亦可引起假阳性结果。 7、正常参考值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仅是血浆蛋白的1/200,即0.2~0.4g/L,其成分以白蛋白为主,故蛋白定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或极弱阳性(±)。 8、临床意义有脑组织和脑膜疾患时常呈阳性反应,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灰白质炎、流行性脑炎等。脑出血时多呈强阳性反应,如外伤性血液混入脑脊液中,亦可呈阳性反应。 二、总蛋白定量测定 脑脊液蛋白定量测定可参照尿液蛋白定量,常用的方法为双缩脲法和染料结合法。临床检验多采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1、原理磺基水杨酸为生物碱试剂,能沉淀蛋白质,但对白蛋白的沉淀能力比球蛋白强,加适量硫酸钠后,沉淀白、球蛋白的能力趋于一致,与标准蛋白浊度对比进行定量测定。 2、试剂磺基水杨酸-硫酸钠试剂(SS-S) 磺基水杨酸3.0g 无水硫酸钠7.0g 蒸馏水加至100ml 过滤后,储存于棕色瓶中,如显色或混浊则不能用。 3、方法 (1)制备标准曲线含蛋白200、400、800、1200、1600mg/L的稀释混合人血清标准系列各0.5ml,加SS-S试剂4.5ml,充分混匀,7~15分钟后,用420nm波长比浊,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检测取待测脑脊液标本各0.5ml于两只试管中,其中一只试 管加SS-S试剂4.5ml,另一试管加154mmol/L的NaCl溶液4.5ml作为标本空白管。在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比浊,所得得吸光度可从标准曲线上求得蛋白质浓度。 4、注意事项 (1)脑脊液如有多量细胞或混浊,应先离心以除去。如蛋白质浓度过高,应先行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新测定。 (2)加入SS-S试剂的操作手法和速度、室温及比浊前的放置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故操作时应注意控制加入试剂的方式和比浊时间与标准管一致。应随气温改变,勤作标准曲线。 5、正常参考值 腰穿CSF蛋白含量:0.2~0.4g/L池穿CSF蛋白含量:0.1~0.25g/L 侧脑室穿刺CSF蛋白含量:0.05~0.15g/L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与年龄成正比,儿童含量较低,成人稍高,老年人又比成年人高。 6、临床意义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为血脑屏障被破坏的标志。颇受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蛋白质含量增高常见于下列情况: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脑部感染时,脑膜和脉络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分子容易透过,首先是白蛋白增高,随后是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增高。 (2)神经根病变。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多数病例有蛋白质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即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3)椎管内梗阻。脑与蛛网膜下腔互不相通,血浆蛋白由脊髓中的静脉渗出,CSF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有时高达30~50g/L,这时CSF变黄,可自行凝固。如脊髓肿瘤、转移癌、粘连性蛛网膜炎等。此外,早产儿CSF蛋白含量可达2g/L,新生儿为0.8~1.0g/L,出生两个月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含血的CSF蛋白质含量增高。为了鉴别原来有无蛋白质增高,可用每升红细胞700×106个约相当增加蛋白质量0.01g/L来推算,用含血CSF的蛋白质含量减去含红细胞数折算成的蛋白质含量,即为原来CSF的蛋白质含量。 三、脑脊液蛋白电泳 1、原理与血清蛋白电泳相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