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核酸YMDD变异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YMDD变异检测 拉米呋啶是常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在长期用药过程中,部分病毒可出现耐药性。一般认为,此耐药性与HBV多聚酶基因YMDD氨基酸序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中的核酸变异有关。本文对11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了YMDD检测,同时监测其血清HBV-DNA和ALT水平变化以及与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旨在探讨YMDD变异对拉米呋啶治疗效果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112例慢性乙肝患者均来自我院传染科,男67例,女45例,年龄16~55岁。服用拉米呋啶(100mg/d)治疗48周后,进行YMDD变异检测。   1.2方法   1.2.1血清标志物检测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乙肝二对半试剂盒。   1.2.2HBV-DNA定量测定深圳匹基生物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CR法试剂盒。   1.2.3ALT测定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   1.2.4YMDD变异检测深圳匹基生物有限公司荧光定量PCR法试剂盒,用煮沸法处理血清标本,反应条件:37℃3min,92℃1min,再按93℃20s,72℃20s,40个循环。根据病毒株融解温度差异来判断病毒株类型,YVDD变异株融解温度峰值最高(58±1.5)℃,其次是野生株(50±1.5)℃,而YIDD变异株峰值最低(42±1.5)℃。   1.2.5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lt;0.01作为显著性检验标准。   2结果   2.1YMDD检测结果112例标本,低于检出线35例,占31.25%;检出YMDD变异株28例,占25.00%;野生株49例,占43.75%。28例YMDD变异株中,YVDD变异12例,YIDD变异15例,混合株(YIDD+YVDD)1例。   2.2YMDD变异与病毒核酸含量及ALT水平的关系见表1。   表1YMDD变异与病毒核酸含量及ALT水平的关系(略)   2.2.1YMDD变异与病毒核酸水平HBV-DNA含量用拷贝数/ml表示,YMDD野生株为105.84±1.41,YVDD变异株为107.13±1.11,YIDD变异株为107.17±0.47。经统计学分析,野生株与2个变异株HBV-DNA含量均差异有显著性(Plt;0.01),而两个变异株之间,HBV-DNA含量差异无非常显著性。变异组治疗后HBV-DNA水平低于治疗前基础水平。   2.2.2YMDD变异与ALT水平YMDD野生株ALT水平为(58±50.5)u/L,异常率为46.94%(23/49),YMDD变异株为(82±70.6)u/L,异常率为64.29%,两者ALT水平及异常率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lt;0.01);低于检测线的病毒株35例ALT水平为(40±31.5)u/L,异常率为8.57%(3/35)。变异发生后,尽管部分患者ALT有反跳,但基本低于治疗前水平。   2.3YMDD变异与血清标志物关系YMDD野生株患者HBsAg、HBeAg、HbcAg阳性率为63.27%(31/49),变异株患者为46.43%(13/28),经χ2检验,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HBsAg、抗-HBe、抗-HBc阳性率在变异株与野生株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见表2。   表2YMDD变异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略)   3讨论   拉米呋啶是脱氧嘧啶核苷类药物,它与乙肝多聚酶结合后,竞争抑制多聚酶活性,使HBV-DNA的链合成终止,从而抑制病毒复制[1],文献报道有16%~32%的病人在用拉米呋啶治疗1年后,发现YMDD区突变,并伴随HBV-DNA和ALT水平上升[2],本次实验变异率为31.25%,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有研究表明,一旦出现YMDD变异株,HBV复制的效率为原来的万分之一,导致HBV-DNA含量的反跳和ALT变化[3]。本次实验YMDD变异株患者HBV-DNA含量、ALT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YMDD野生株患者,进一步证实了YMDD变异与HBV-DNA含量及ALT水平异常有关,是导致拉米呋啶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临床一般认为,用拉米呋啶治疗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eAg和抗-HBe的转换可以作为停药的标准[4],本实验YMDD变异株患者治疗前后大三阳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说明YMDD变异株将影响HBeAg和抗-HBe的转换,导致治疗失败。提示临床,在拉米呋啶用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HBV-DNA含量和ALT水平变化,一旦出现YMDD变异株,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JardiR,ButiM,RodrigueaFF,etal.Rapiddetectionoflamivudine-re-sistanthepat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