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对7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活检病理检查,并运用时间免疫分辨方法检测其血清HBsAg、HBeAg滴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结果各型肝炎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各型HBeAg阳性率均低于HBVDNA阳性率,S1~S4及G1~G4的HB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而S1和G1期HBeAg滴度较高,与其他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和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肝组织;病理
患者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是病毒复制的指标,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直接反映肝细胞病变程度(包括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对临床诊断分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76例各类乙肝患者进行了肝组织活检,并检测了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以探讨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与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76例患者均系我科2004年6月~2005年9月住院或门诊患者。男66例,女10例,年龄12~52岁,平均34.6岁。其中临床诊断为慢性轻度18例,中度26例,重度19例,肝炎肝硬化11例,重型2例。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制订的标准,活检前均未进行任何抗病毒治疗,肝穿活检时血清总胆红素lt;50μmol/L。
1.2检测方法HBsAg和HBeAg检测采用美国BYM-BIO时间免疫分辨系统,试剂为苏州新波生物有限公司生产;HBVDNA采用美国GA5700荧光定量PCR系统,试剂为中山大学安达生物有限公司生产。HBsAg界定值为1.0mg/ml,HBeAg界定值为0.03Ncu/ml,HBVDNA阳性值为1×104/ml。肝穿活检采用美国生产自动弹射式穿刺针快速穿刺法,肝组织长度约2cm,用4%甲醛或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连续切片,HE染色。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乙肝患者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及其阳性率见表1表1各型乙肝患者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注:各组HBsAg、HBeAg,HBVDNA含量均较高,组比较P均<0.05
2.2乙肝患者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关系肝组织炎症分级从G1~G4,各组HBsAg滴度均较高,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各组HBeAg滴度和HBVDNA含量亦高,其中G1组HBeAg滴度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而各组HBV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结果见表2。表2血清HBsAg、HBeAg和HBVDNA含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关系注:与比较,Plt;0.05
2.3乙肝患者血清HBsAg、HBeAg及HBVDNA含量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除S1期HBeAg滴度与其他三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外,各组HBsAg和HBVDNA含量均差异无显著性(Pgt;0.05)。结果见表3。表3血清HBsAg、HBeAg和HBVDNA含量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注:与比较,Plt;0.05。
3讨论
乙肝患者血清HBsAg、HBeAg滴度和HBVDNA含量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抗乙肝病毒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是慢性乙肝诊断的金标准,更是判断抗病毒疗效和预后的最好方法[1]。目前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研究仍有不同意见[2,3]。本组研究显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在39.5%~58.4%,HBVDNA阳性率在66.1%~75.8%,而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慢性乙肝的病情严重程度与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但临床各类型中,各组HBVDNA阳性率均高于HBeAg阳性率(Plt;0.05),说明有一部分HBeAg阴性者亦存在HBVDNA复制,可能与HBV前C区变异有关[4]。
肝脏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是选择抗病毒药物和判断预后的最好指标。本文研究显示,肝脏病理组织改变中,S1和G1期的血清HBeAg滴度反而高于其他各组,各组间HBV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病毒复制指标没有正相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3]。
乙肝病毒致病机制十分复杂,但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是病毒诱发的免疫损害,而抗病毒治疗的目的除了清除病毒,更重要的是改善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也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机制进一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