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VIP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及教学反思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曾经引用南朝刘义庆的话“山荫道上,应接不暇”来形容自己读庄子的感受。其实,何止是读庄子,读先秦诸子任何一家的作品,都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受,所以,今天的说课内容,我选择了“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篇课文。   教学设计背景和设计思路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自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属于选修内容。尽管新课改已经过去多年,但关于选修教材如何教如何考,江西省目前仍无定论。于是教师也许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老师则是把它当做一般的文言文来处理。   其实不然。我以为,《先秦诸子选读》尽管选文皆为文言文,但由于其作者皆为光耀千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因此决不能按照一般文言文的套路来上。《先秦诸子选读》课程应该承担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并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的重要任务。   我的这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正是在这一理念下产生的。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帮助学生梳理重要文言现象外,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赋予的思想面对同样无道的天下,儒家与道家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处世之道;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改变天下的人生目标,并且不惧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目标走下去。我以为后者才是本课的精华所在。   为了上好《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我苦苦求索,认真准备,寻找了与课文相关的许多资料。相关链接便是本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教学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人物言行,揣摩人物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领会和评价孔子勇担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分析人物言行,揣摩人物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在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中,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着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外影响,没有谁能像他这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之久、如此之远。他的思想智慧结晶直到今天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有趣的是,孔子在当时虽然赢得了众多弟子的推尊,并且得到了社会上部分人士的支持,可是不解、讥讽和困厄一直伴随着他。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看看他是怎样抉择人生的吧。   二、自主学习梳理重要文言现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长沮(jǜ) 桀溺(jié) 耦而耕(ǒu) 怃然(wǚ)   (yōu) 辍(chuò) 荷(diào) 食之(sì)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封人:镇守边界的官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无道:没有德政   耦而耕:两人并耕 津:渡口 易:改变   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谏:挽回 趋:快步走   荷:背负 食:拿东西给别人吃   (三)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意。 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四)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略)   三、合作研讨解读文本   1、阅读课文第一、二、三、四则,找出直接(或间接)反映当时社会形势的语句,并概括当时社会的特点。   明确:(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今之从政者殆而!   (4)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相关链接1:   (1)今国之与国相攻,家之与家相篡,人之与人相 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墨子兼爱》   (2)《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2、面对无道动荡的社会,孔子和长沮、桀溺等人分别选择了怎样的处世态度?(用第二则中原文作答)   明确:(1)与易:孔子。   (2)辟世: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丈人,晨门。   相关链接2:   (1)隐士是士的另类。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所谓“不做事”,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耕田、种菜、砍柴、钓鱼之类,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