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化性质——鉴别反应 作用特点 混合作用型药物 – 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 呈现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收缩血管,兴奋心脏等作用 具中枢兴奋作用 苯丙醇胺PPA 临床作用 用于 – 支气管哮喘 – 过敏性反应 – 低血压 – 及鼻粘膜出血肿胀引起的鼻塞 用量过大或长期连续使用会产生震颤、 焦虑、失眠、心悸等反应 麻黄素的管理 沙丁胺醇 克仑特罗 瘦肉精 * *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药物 拟肾上腺素药 抗肾上腺素药 作用靶点:肾上腺素受体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拟肾上腺素药 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发挥作用的药物 —— (拟交感神经药) ——拟交感胺 ——儿茶酚胺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工具药: α 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β受体: 异丙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 α受体的亚型 α1受体 :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自主活动 收缩平滑肌 α2受体 : 抑制心血管活动 抑制NA、Ach和胰岛素的释放 减少NA更新及使血小板聚集 收缩平滑肌 β受体的亚型 β1受体: 增强心肌收缩力 扩张冠状动脉和松弛肠肌 β2受体 : 扩张血管和支气管 使子宫肌松弛 拟肾上腺素药物分类 直接作用药: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兴奋受体, ——产生α型作用和/或β型作用的药物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间接作用药:药物不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增加受体周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混合作用药 : 激动剂药物 用途 兴奋α1 受体 升高血压和抗休克 兴奋中枢α受体 降血压 兴奋β1受体 强心和抗休克 兴奋β2受体 平喘和改善微循环,及防止早产 激动剂药物 用途 兴奋α1 受体 升高血压和抗休克 兴奋中枢α受体 降血压 兴奋β1受体 强心和抗休克 兴奋β2受体 平喘和改善微循环,及防止早产 肾上腺素 (R)-4-[2-(甲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 结构特征 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 合 成 还原性 酸碱性 溶于氢氧化钠,但不溶于氨水和碳酸钠等弱碱 溶于矿酸 溶液显弱碱性 消旋化的反应式 代 谢 作 用 同时具有较强的α和β受体的兴奋作用 – 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 – 可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 – 与局部麻醉药合用可减少毒副作用,可减少手术部位的出血 构效关系 天然和合成药物均以R构型为活性体 β-苯乙胺的结构骨架 碳链增长或缩短均使作用降低 光学活性体 R构型肾上腺素为左旋体 – 活性比右旋体约强12倍 – 消旋体的活性只有左旋体的一半 光学异构体与受体结合 相似的拟肾上腺素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去氧肾上腺素 间羟胺 甲氧明 结构改造 激动α-受体为主 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用于治疗休克和低血压 多巴胺 盐酸麻黄碱 (1R,2S)-2-甲氨基- 苯丙烷-1-醇盐酸盐 光学异构体 丁醛糖 * * D-(-)-赤藓糖 L-(+)-赤藓糖 L-(+)-苏阿糖 D-(-)-苏阿糖 麻黄素 (-)麻黄素为1R2S – 赤藓糖型 伪麻黄素 (+)伪麻黄素(1S2S) – 只有间接作用 – 中枢副作用也较小 复方感冒药中用其作鼻充血减轻剂 练 习 盐酸麻黄碱药用,以下哪种构型(c) ?A.1S,2R(+)赤藓糖型? ?B.1R,2R(-)赤藓糖型?? ?C.1R,2S(-)赤藓糖型? ?D.1S,2S(+)苏阿糖型 发 现 存在于草麻黄和木贼麻黄等植物中的生物碱 1887年发现,1930年用于临床 生产方法 – 从麻黄中分离提取 陈克恢 ——国际著名药理学家 K.K.Chen * * *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