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的世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西医来解释中医? 脏腑、气血、经络 马与驴——骡子,无法生育!因为失去了 赖以延续的根基——中医思维! 相信机器不相信人 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 3. 只有了解中医,才能真正爱中医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 胃痛——胃癌还是胃炎? 虚证还是实证已经是无关紧要! 关心的是得什么“病”,而不是有没有吃错药! 中医真的能治病吗?有效率是多少?哪一个方 或哪个方案(指南)对哪种“病”有效?希望能拿 出证据。 《伤寒论》112(或113)方,能够治疗成千上万 种不同的病。 心脏病——支架 尿毒症——洗肾 4. 把乌龟改造成兔子 “指标”的相对性 中医和西医比 乌龟与兔子比 长颈鹿与老鼠比 5. 当猫“成为”老虎 “普氏野马”的命运 “肝硬化就是臌胀” “尿道感染就是淋证” 病毒就是“热毒” 更年期综合征就是肾虚 结论: “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份民族文化瑰宝,让中医 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去传承,我们则将成为中华 民族的千古罪人,因为我们的后人将以高昂的代 价,从外国人那里去赎回原本由中华民族发明的中 医中药,他们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们的先辈 如此愚昧,竟把国宝当垃圾一样扔掉呢?” 第十章 中医是朋友 中医的社会责任 中医也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 西医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先靠的就 是中医中药。 中医接班人的培养,首要的就是信心的 培养。 1. 民众需要中医 看病难、看病贵 1200mg的激素 “国医堂” 养生保健 “道地药材”、“遵古炮制” 2. 中医人的使命 50万—3万 “一代完人” “治便秘的砒霜”和“记不住的独参汤” 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成为看病的工具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 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3. 生活处处有中医 “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食物的寒热温凉 感冒用葱豉汤 胎位不正灸至阴穴 大长今与药膳 4. 相信中医 外国人研究食物注重于研究它们的理化 特性和作用机理。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从食物 的性状、外观、颜色及采集地点等去判断分 析它们的性质和功效。 口渴饮水 山楂片 水果属性 肝癌超声诊断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小白鼠的DNA排序和人类有90%以上是一样的 “中药研究”与“研究中药” 回归中医 “过度治疗” 为什么会得癌症?什么人容易得癌症? 21世纪: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 “治未病” 国人期待着中医,民众呼唤着中医!如何回归 中医的本原?望闻问切、君臣佐使…… 当我们的国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的今天, 作为歧黄学子,我们身在中医,但更重要的是心在 中医! 身在中医 福建中医药大学 李灿东 什么是中医?! 中医的道德观 中医是“菩萨” 中医的整体观 中医是“风水师” 中医的联系观 中医是“箍桶匠” 中医是“泥水匠” 中医的诊察观 中医是“瓜农” 中医的治病观 中医是“闸管” 中医是“将军” 中医的价值观 中医是“替身” 中医是“熊猫” 中医是“朋友” 中医的治病观 第七章 中医是“闸管” 辨证施治的治疗观—“船水理论” 同一患者—不同医生、不同处方—都有效果? 有的医生处方药味很多、用量很大,有的医生处方 药味很少、用量很小? 有的医生疗程很长,有的医生疗程很短? 有的医生效果好,有的医生效果差? 人体好比河道 生病好比船搁浅 中医治病的目的就是使河道通畅 采用的方法就是“放水” 中医师就像水库闸门的管理员! 1.同病异治 效果好——水多(经验丰富) 效果快——水近(学有专长) 如何提高疗效? 水太多就有可能造成水灾。 2. 异病同治 治疗的目标——共性——证 温胆汤治失眠、头痛、心悸、肥胖等 桂枝汤治反复感冒、自汗、关节痛等 三仁汤治感冒、肝癌、肝硬化等 3. 效不更方 复诊时是否需要加减? 有效时是否需要更方? 无效时是否需要更方? 现代人的“健康生活”:几乎各个人、各种疾病都能找到“准确的合理膳食”标准,几乎对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份都了如指掌。给人的感觉就是:照这样吃就会健康,每种食物吃进去后变成什么都是明明白白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许多人都愿意相信它! 结论: “放水”不等于“以不变应万变” “放水”的基础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六、中医的价值观 第八章 中医是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