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建立 和巩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北宋王朝。 很有意思的是,北宋初期的皇帝对医药和本草都非常感兴趣,且 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宋太祖赵匡胤四方征战时,居然已经注意到调 查药物,网罗人才,征集药图。受其影响,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还 未簦上皇帝宝座之前,就收受收集方剂和本草书籍,以致出现赵光义 “以美女换本草书籍”的故事。 皇帝这样喜欢本草,在中国历史仅仅是北宋一朝。所以我国本草 事业的发展在宋朝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本草书籍在宋朝是最多的。 绪论 ??? 北宋官方第一本本草书是《开宝本草》,由太祖赵匡胤亲自题写序言,这是非常了不起 的。由皇帝给“药典”写序在古今中外是空前绝后的。我国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多 也就是卫生部长一级题词。赵匡胤对本草的要求很高,第一本出版后,他不满意,要求重新编 写,这就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药物资源大普查。以后编了好几本,象《嘉佑本草》、《本 草图经》和《大观本草》等。最后由唐慎微等编写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共 31卷,收载1744种药。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第4次总结。 《证类本草》是我国现存的内容完整的本草书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在本草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J. Needham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 赞之曰:“要比15和16世纪早期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得多。”该书出版后,宋朝廷对此极为重 视,曾多次修订,如宋大观年间再版的称《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大观本草》); 政和年间再版的称为《政和经史政类备急本草》(简称《政和本草》);其他还有《绍兴本 草》,《大全本草》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即以此为蓝本。 绪论 ??? 5《本草纲目》--李时珍 ??? 《本草纲目》共有52卷,收载药物1892种。 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是中国古代药物知识的第五次总结。 它还是一部学博物著作。 达尔文将它称作“中国的百科全书”。??? 绪论 ??? 5《本草纲目》--李时珍 ???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他父亲李闻 言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祖父是位草医。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 高,受到歧视,所以他父亲要他参加科举考试,李时珍一心读书,他三次考 试,都名落孙山。李时珍决定放弃科举考试而毅然攻读医学,在医学的实践 中,他对本草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时珍还是个诗人,著有《濒湖诗 集》。 ????? 《本草纲目》一书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以前中国人民在药物方面的成就 和经验,促进了后世本草学的发展。本书出版以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珍 视。在世界上已有拉丁、英、法、德、日、俄等多种文字的翻译本。 绪论 绪论 ???三、我国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史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是在现代植物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介绍西方近代植物科学的第一部书籍是1857年在上海出版的李善兰先生和英国人A.Williamson合作编译的《植物学》,全书共八卷,插图200余幅。李氏创立了许多现代植物学名词和名称。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有胡先骕、钱崇澍、张景钺、严楚江等植物学家 ,用近代植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发表了一些植物分类和植物形态解剖论著。 1934年,《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刊。 1936年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报社和上海正定公司出版了韩士淑先生根据日本下山氏的药用植物学编译的我国第一部《药用植物学》,谓: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者,乃研讨有关药用之植物,藉以利用厚生之科学也。 绪论 ?? ?“生药学”一词的拉丁文为Pharmacognosia,英文名为Pharmacognosy,德文为Pharmakognosic。此字是由希腊字“Pharmakon”(药物)和“gnosis”(枳知识)连合而成,意即“药物的知识”。 汉文“生药学”一词,初见于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书中称“凡宇宙直接采取之药物,具有其天然之形状或因机械的制法变换其形貌而贩卖者,皆谓之生药,而讲求此等科学者,谓之生药学”。 1934年我国学者赵黄与徐伯均合编了《现代本草学-生药学》上卷,谓:“利用自然界生产物之有效部分,备用于治疗方面者曰药材。研究药材上各方面应用之学理,实验而成一种之独立科学,曰“生药学”。 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册,这两本书的出版并用作大学教材,标志着我国现代生药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开始。 绪论 ?? 新中国成立后,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