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源流梳理及其临床应用探讨.ppt

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源流梳理及其临床应用探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源流梳理 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答辩人 李伟南 指导教师 邱仕君 教授 专业名称 中医医史文献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教授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核心之一——“五行学说”,根据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实践,进而总结提炼出的更加符合临床实践的学术理论。 近年来,五脏相关学深刻的理论内涵及临床实践价值得到了中医学术界的充分认同及发展。 两两相关模式是研究的切入点 2005 年《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作为“973 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国家级课题正式启动,该课题分别从文献整理、医案分析、临床调研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五脏相关学说进行探讨,并从两两相关模式切入。 1.本课题一方面旨在补充子系统中心肾相关理论的研究的空白; 2.另一方面为临床实践、科研实验等提供诊疗思路、思维模式及指导理论。 1、以朝代顺序为纲,以论述心肾相关学说的代表医著及医家为目,纲目结合收集古代文献; 2、通过比较、筛选等方法提取其核心学术思想; 3、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其学术内涵; 4、通过文献查阅、筛选等方法综述其临床应用。 一、秦汉时期奠定心肾相关的基础理论 二、唐宋医家落实脏腑以认识心肾相关 三、金元医家各自发挥论心肾相关 四、明清医家深化阐释心肾相关 五、近现代医家总结提炼心肾相关 一、秦汉时期奠定心肾相关的基础理论 1、《易传》《洪范》——阴阳五行 2、《内经》——哲学与医学的结合。 3、《中藏经》——水火相交的雏形。 4、《难经》——五脏病的传变规律。 5、《伤寒论》——具体的方药应用。 6、陶弘景——“五行互含”理论。 二、唐宋医家落实脏腑以认识心肾相关 1、孙思邈 ——确立心肾“水火相济”的理论。 2、北宋·钱乙 ——心肾相胜。 3、窦材 ——“心肾气虚”的病机 。 4、严用和 ——首次提出“心肾不交”的病理术语 。 三、金元医家各自发挥论心肾相关 1、刘河间——真水真火的升降理论。 2、张子和——用心肾理论阐释消渴病理。 3、李东垣——间接论述脾胃为心肾升降的枢纽。 4、朱丹溪 ——心肾相交的机理阐释。 四、明清医家深化阐释心肾相关 1、戴思恭——从神志论心肾相关 2、张景岳——从君火相火论心肾相关 3、周慎斋——从真阴真阳论心肾相关 4、汪绮石——从精气神论心肾相关 四、明清医家深化阐释心肾相关 5、清·沈金鳌——从精血同源论心肾相关 6、陈士铎——从临证中论心肾相须 7、黄元御——论脾胃乃心肾相交之中枢 8、何梦瑶——从生克论心肾相关 五、近现代医家总结提炼心肾相关 1、邓铁涛 ——五脏相关学说 2、程士德及印会河——心肾相交、精血互生及神脑相关 3、李德新 ——阴阳、水火、精血 五、近现代医家总结提炼心肾相关 4、孙广仁 ——详论心肾相交之机理 5、高艳霞 ——心肾相交的五个内涵 6、酒小波 ——肝木藏疏是其中介 7、杜金行 ——其他脏腑的协调配合 一、心肾相关的概念 二、心肾相关的内涵 一、心肾相关的概念 1、心肾相关 ——心肾相交 2、心肾失交 ——心肾不交 5、心病及肾 6、肾病及心 二、心肾相关的内涵 ㈠心与肾系统内部的相关 ㈡心与肾系统之间的相关 ㈡心与肾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联 ㈡心与肾系统之间的相关 1、生理功能 ⑴经络通联 ⑵阴阳相生互用 ⑶君相安位 ①精血互化 ②阳气互用 ③神志互现 ㈡心与肾系统之间的相关 1、病理联系 ⑴病邪传变 ⑵阴阳互损 ⑶君相失位 ①精血互损 ②阳气互损 ③神志病变 第三部分 心肾相关的常见类型及临床应用 一、心肾疾病互传的常见类型及典型验案举例 二、心肾失交的常见类型及典型验案举例 三、心肾相关理论指导常见病诊治的近现代临床研究 四、创新性 (一)本课题对心肾相关理论的研究,丰富了两两相关模式中心肾相关理论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心肾相关理论的学术源流、理论内涵及临床应用,重点讨论其相关机制,补充和完善了五脏相关理论。 (三)整理并分析了近代名老中医诊治失眠证医案中的处方用药规律及经验。 * * 欢迎 各位专家教授 莅临指导!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 一 研究内容 四 创新点 五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背景 一 研究背景 一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共有10个两两相关的子系统,目前已研究过的有脾肾相关、心脾相关、肝脾相关、肺脾相关、心肺相关、肝肾相关。 心肾相关尚未有系统的研究。 研究背景 一 有关心肾相关理论的研究 2.1 源流研究——整理多概而简略。 2.2 概念研究——存在互相矛盾的解释。 2.3 内涵探讨——论述不一。 2.4 临床应用——欠缺系统的总结及应用分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