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一节 概述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概念 藏象学说: 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 二、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对象 脏腑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六腑: 小肠、胆、胃、大肠、 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脉、胆、骨、髓、 脑、 女子胞 经络 精、气、血、津、液、神 三、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以“象”来考察“脏”的功能 3、解剖、生理、病理的紧密结合 4、密切联系临床辩证论治 第二节 脏 腑 (一)? 五脏之间的关系 主要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去联系 1、心与肺 气与血 2、心与脾 血的运行和生成 3、心与肝 血的运行、贮藏和调节、精神情志 4、心与肾 阴阳相济、水火既济; 病理:心肾不交、水气凌心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生理上“以通用为用”、“以降为顺”,病理上以通降失调多见。治疗上以通为补。 六腑功能传化示意图 饮食物 胃 ? 胆汁 小肠 清 者 脾 全 身 水 液 膀 胱 尿 液 浊 者 大 肠 粪 便 (糟粕)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神 二、气 1、概念 2、气的生成和运动 生成:肾中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之清气 运动:升降出入 运动失常,叫气机失常 3、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4、气的分类 1 ) 元气:“原气” “真气” 来源: 分布: 主要功能:推动 温煦 激发 2 ) 宗气:“大气” 来源: 分布: 主要功能:行呼吸 行气血 四、津液 1、概念:水 津 液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津液的功能: a 滋养、濡润 b 化生血液 c 调节机体阴阳的平衡 d 排泄代谢产物 4、病理表现 五、神 1、概念:广义 、狭义 2、生成: 形和神之关系: 形乃神之宅 神乃形之主 形存则神在 形亡则神亡 3、神的作用 由心所主、总领各脏腑的功能活动 4、常见病理现象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生气 2、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 常见病理:耗气伤津 伤津耗气 如亡阳 亡阴 3、血与津液的关系: 相互转化 相互渗透 生理上:“津血同源” 病理上:“津枯血燥”,“耗血伤津”。 4、精与气血的关系 精与气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