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李唐《万壑松风图》
李唐,字唏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约生于1066-1150年间。 后人将他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大画家,但是他的传世名 作《万壑松风图》却是作于北宋。其独创的“斧劈皴”,规范了南宋 一个时代的画风,但已明显受了南渡的影响,渐趋简率、粗阔,而不 复《万壑松风图》的严谨、精致。
“斧劈皴”,这种皴法是李唐的新创。他把北宋画家范宽的繁密 的点皱,化简为短笔侧锋一笔画过,以面替代了点皴。而且线、面结 合,表现出岩石的坚硬,凝重的质感。其中放纵的侧锋、湿笔可能受 郭熙的画法影响。但他运笔是侧锋直斫而下,笔势略方,而且干笔湿 笔、连皱带染,浓淡交融,显示出墨色的淸润明洁,笔调的豪放刚健, 形成一种水墨苍劲、简括豪放的画风。这幅画上技法最精彩之处,是 在下段。画家用短条状的墨线,画出大小不同的岩石。这种笔法显然 来源于范宽的雨点皴,但不像范宽皱笔那么密,那么条理化。而是落 笔果断,迅疾,一条条短墨线,似乎在跳跃运动,显示出昂扬的激情 和充沛的力量。同时又成功地表现出岩石表面高低不平的特点和凝 重、坚硬的质感。这在古代山水中是十分罕见的高超技艺。
李唐的山水画最初多画北方气势雄浑的山河,以雄健的斧劈皴描 绘青绿山水,如《万壑松风图》、《长夏江寺图》等,是北派山水的 著名代表人之一,其後用笔及取景变的简括凝炼,构图精练,意境优 美开辟了南宋的新画风,并创作了人物画《胡笳十八拍》、《采薇图》 等,借历史抒写怀念故国,希图中兴的感情。
《万壑松风图》作于门24年,绢本,浅设色,纵188.7厘米, 横139.8厘米。构图上明显受范宽影响,一峰高耸,云雾缭绕,冈 峦郁盘,峭壁如削,下面是浓密的松树林,岩间有多处泉水飞溅,汇 成溪流,右边崖下有小路通幽。坚挺的皴笔似钉头、雨点、刮铁,或 归之为小斧劈皴,显得石质坚硬,棱角尖锐。初看墨色浓重,实则原 图敷有厚重的青绿色,表明其初学时曾师法李思训的着色。
该图与《早春图》《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作宋画之三大精品, 图上都署有作者的名款。宋以前的画几乎都无款。北宋初,开始在画 上落款,但尚不普遍。这三幅画可谓开风气之先。但细观其落款,却 也意味深长:《早春图》虽落在空白处,但字特别之小,不细观无以 辨认;《溪山行旅图》则仅书“范宽”两字于草叶间,900年后才被 研究员用放大镜发现;而《万壑松风图》则将款落在石柱内,远观或 误以为皴笔。不管作者的动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作者不希 望其名款让观者一目了然。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汉字进入画面的开 始,而从广义上讲,则是中国书法进入绘画领域的前奏,从此演绎出 一幕幕书与画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的历史。宋代的落款,不过是姓名 或加上画题、年号、时节等。元代画坛渐以文人为主角,于是开始题 诗,或记文于画上,让观者明白画家作画的意图,生发联想。但题款 在画中尚居次席。而到了明、清,似乎更讲究书写的技巧,或觉画不 足而以字补之,或画之前预留空白以题长款,有时书法的表现似乎更 强于画。总之,书与画开始平分秋色,融为一体,画家兼善书法和诗 文,变成理所当然的事了。
这一幅画在主峰旁边的远山上,题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 唐笔” o甲辰是宋宣和六年(西元 门24年),李唐已经步入高龄,尽 管如此,画中表现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画上的主峰布 置在画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参差的插云尖峰,冈峦、峭壁好像斧头刚 刚凿过,对一片石质的山,表现出特别坚硬的感觉。此图画法与《江 山小景画卷》最为接近。但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 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 势雄厚之极,墨色涩而不枯,厚重而又不失灵气,山石虬劲丰实,笔 意不凡,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远山空灵峻丽,似有升腾 之意,石下小泉流水,似有汩汩之音,别有一番雄奇秀丽之境界,气 魄壮丽,云中山顶,四面峻厚。
山颠的丛树,近树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 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 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李唐的山水画初法李思训,“其后 变化,愈觉清新,多喜作长图大障”,这幅《万壑松风图》就属于“长 图大障” 一类的作品。此图历经宋内府、贾似道、明内府、以及梁清 标等有序递藏,文字著录见于《石渠宝笈》三编,收藏印有“乾卦” (半印)、“悦生”(瓢印)、“司印”(半印)、梁清标收藏印以及 嘉庆印玺等。
《万壑松风图》,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北宋 的山水画,构图多采用大图阔幅的全景式。李唐正处于向南宋过渡的 转折时期,他的山水画,着重近景与局部的表现,通过对局部的描写 来反映出整体的感官效果,这种构图方法对后世的影响很深。此作在 用笔上很有力度,以中锋勾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