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 第二章 需求与广告激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告心理学 艺术与设计系 宋新芳 内容提要 1 广告心理学概论 2 需求与广告激发 3 注意与广告吸引 4 知觉与广告理解 5 记忆与广告强化 广告心理学 内容提要 6 想象与广告创意 7 态度与广告说服 8 情感与广告诉求 9 个性、自我与广告表达 10 群体影响与广告代言 广告心理学 第二章 需求与广告激发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 一家跨国公司高薪招聘营销人员。 考题:要求每位应聘者10天内尽可能多地 把木梳卖给和尚。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 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 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 10天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 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 ,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 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 各自的销售经过。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 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 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 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 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 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 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 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 梳子。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  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 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 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 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 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 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 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 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 旺。 广告心理学 案例1:“让和尚买梳子”说明了什么? 广告心理学 案例2:“女孩与剃刀” 广告心理学 2014-4-18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