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 文;第二单元;学 习 目 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3.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1;课 前 预 习;一、文学常识
1.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三吏三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课 内 动 脑;二、文题解读
1.《秋兴八首》(其一)选自《杜诗详注》,是秋兴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声秋色的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
2.《咏怀古迹)》(其三)选自《杜诗详注》。这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是咏叹昭君出塞之作。抒发美不得宠、才不得用的郁闷情怀。
3.《登高》被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三、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四、背景探源
1.《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总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2.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夔州(今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这是他创作中的一个繁荣时期,两年内写出了430多首诗,占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有不少长篇。从总体看,不少论者都认为在思想内容上比过去的作品略见逊色,其实,其中也有不少作品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堪称传世之作,《咏怀古迹》(共五首)即是一例。
3.《登高》一诗写于唐大历二年(767)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五、合作讨论
1.《秋兴八首》(其一)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我的见解:借景抒情。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物,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借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_
2.《秋兴八首》(其一)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见解: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3.《秋兴八首》(其一)颈联与前两联是怎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的见解:在结构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而来,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_
4.《咏怀古迹)》(其三)颔联是如何对仗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我的见解:“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现,写出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在这里指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这两句工整的对偶,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5.杜诗多“卒章显志”,《咏怀古迹)》(其三)是如何“卒章显志”的?
我的见解:从诗题看出作者写昭君的怨恨,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远离故乡,寄居昭君故乡,处境与昭君相似,所以借千载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央空调简介(1).ppt
- 中央空调节能运行-牛永胜课件(1).ppt
- 中央空调设计(1).ppt
-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崔红社(1).ppt
- 中央控制门锁不能锁止故障检修(1).ppt
- (部编)九下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ppt
- 《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ppt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课件.ppt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ppt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简介解读.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6-第1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6-第2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7-第1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8-第1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8-第2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9-第1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9-第2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11-第1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13-第2课时.ppt
- 2018-2019版语文高一、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版必修314-第1课时.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验收规程.pdf VIP
- 网店推广认知—网店推广新技术.pptx VIP
- BS EN 62381-2012 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工厂验收测 试(FAT)、现场验收测试(SAT)和现场集成测 试(SIT).pdf VIP
- 高分子材料化学试题3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初中历史人教版(部编)第9课 秦统一中国部优课件.pptx VIP
- 11、飞行管理、导航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语法some和any练习题.pdf VIP
- 供货意向协议书样本.docx VIP
- 南京工业大学2019-2020_一_物化试卷A试卷.docx VIP
- 九江学院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大学语文》试卷.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