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PAGE 3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环境工程
养殖水域典型酚类环境激素污染研究
摘要: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养殖水域典型酚类环境激素之一。在对壬基酚的分布特征以及壬基酚的雌激素活性进行了解后,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对痕量的壬基酚进行检测,就HPLC而言探讨其理论发展概况,了解HPLC的特点以及同经典液相色谱相比的优点。在对痕量壬基酚的预处理上,通过比较选用SPE萃取法(固相萃取)。
关键字:壬基酚;分布特征;雌激素活性;液相色谱法;
1. 前言
20世纪后期,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常现象,大量调查资料表明,这些异常现象与环境中存在的多种能模拟和干扰动物及人类内分泌功能的物质有关。这些外源性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干扰体内内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输和代谢等过程,且能够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导致或加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学术界将这一大类物质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或环境激素。90年代以来,环境激素污染和内分泌干扰效应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野生动物基金会、欧美各国、日本等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环境激素所引起的危害在中国也日益受到重视。1997年,我国派代表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EDCs国际会议,会议强调在中国急需建立EDCs的鉴别筛选方法。200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环境类激素影响人类健康的机理”为重点项目予以招标,正式在我国启动环境激素污染、毒效应与机理方面的大规模研究。环境激素污染以及相关的生殖健康、降解及环境归宿问题的研究热点正在形成。研究表明,10umol/L的4-NP导致人体MCF-F乳腺癌细胞增生的能力与30pmol有17β-雌二醇相当[1]。壬基酚被证实是酚类环境激素中毒性最大、最难被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经研究发现,对位取代产物4-壬基酚(或4--nonylnhenol,简称壬基酚) 具有雌激素活性[2]。壬基酚作为洗涤剂的降解产物,是烷基酚的典型代表[ 3] 。这类物质最终排入水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世界壬基酚的总产量约35万吨每年,且在使用后大部分进入各种水体环境。我国壬基酚的产量为21000吨/年[4] ,被广泛的用于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Staples[5]和Banat[6]等研究证明,壬基酚在环境中性质稳定,不易降解,从而科学地解释了环境中壬基酚含量不断增加的现象。
2. 水体中壬基酚的污染
2.1.水体中壬基酚的污染水平
壬基酚广泛存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河流、饮用水及生物体内。Kuch在饮用水中检测到壬基酚的浓度为0.5-40ng/L[7]。Ahel等在Glatt流域淡水植物体内检测到NP的质量浓度在2.5-38ng/g,鱼体内的质量浓度在0.03-1.6ng/g[8]。我国重庆流域嘉陵江和长江 [9]及海河 [10]水体中也检测到NP污染。雷炳莉[11]等对温榆河上游及干流的主要排污口、重点闸坝、主要入河口等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壬基酚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样品中普遍检出NPs,浓度范围为125-8157.9ng/g。壬基酚分子结构与人体内雌二醇的分子结构相似,由环境进入生物体内以后,主要通过模拟内源性雌激素作用机制,影响生物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环境中微量浓度的壬基酚可导致鸟类和爬虫动物的性别比例异常,鱼和蟾蜍的异性化 [12],诱导雌鼠子宫的早期发育[13]。鉴于壬基酚污染物的生殖毒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的推荐标准为,在淡水中,壬基酚的含量不应高于6.6ug/L,在咸水中不应高于1.7ug/L。
在国内,在对中国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分析中,可以发现壬基酚的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海域、江河湖泊均可检测到壬基酚,在西瓦湖壬基酚质量浓度为17.4~113.4 ng/L[14];在嘉陵江和长江重庆段河流壬基酚质量浓度为 0~6.9 ug/L[9];在珠江三角洲,珠江壬基酚一般低于40.0 ng/L,某些水域浓度较高,达165.0 ng/L。伶仃洋及近海表层水壬基酚浓度较低,低于14.0 ng/L[15]。
在我国水源中发现了较高浓度的N P污染,而且在自来水中也检测出较高浓度的NP。壬基酚对生物体危害等相关研究工作已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普遍重视,但是我国的自来水公司对其造成的危害尚未做到足够的重视。现行的过滤、絮凝等常规水处理工艺并不能将其有效去除,因而在自来水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壬基酚等环境激素物质,经饮用后进入人体。邵兵等检测重庆流域嘉陵江和长江水中NP的质量浓度4月份在0.02~1.12 ug/L之间;7月份在1.55~6.85 ug/L之间.自来水厂水样的检测中也发现NP的存在,其质量浓度4月份在0.0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