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性的代价和陷阱.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理性的代价和陷阱   [ 11-27 00:00 ] 【 ?网络版《财经》每周特稿】2004/11/27-12/03 [网络版专稿]??? 招商局集团董事局主席秦晓为《财经》撰文,谈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经验与代价。全文如下: 一、?此轮投资过热带来的启示   此轮中国经济投资过热和政府宏观调控来势颇猛,社会各界的认识也不尽一致。随着调控的实施,过热的势头得以扼制,争论的热度也降了下来。尘埃虽还没有落定,但我认为,在如下几点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广泛的共识:   1、过热表现为结构性。就总量而言,中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通缩,消费需求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此同时,投资过热带动的通胀压力已开始显现。因而这不是一次典型的供求失衡导致的经济周波现象,其产生不仅有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次过热称为“结构性和体制性过热”。   2、从供求基础层面看,过热主要是投资需求推动的,但其直接导因是商业银行为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扩大信贷规模的行为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冲动。这种“需求”不是理性的市场行为,其产生的根源应从机制和体制上寻求。   3、政府的宏观调控从总体讲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及时、果断。但大量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银行和企业,表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完善且存在明显的缺陷。无论是问题的产生还是问题的解决都含有非市场的因素。   4、中国经济的发展未能摆脱粗放、外延的模式。结构不合理、效益不好、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土地供应短缺已构成发展的重要约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重要的课题。   上述几点所揭示的不仅仅是过热的性质、成因及政府调控的方式这一类运行层面的问题,也触及到机制、体制层面的问题。因而,我认为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点应从运行层面深入到机制和体制层面,从应对经济周波的短期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扩展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战略定位。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两个挥之不去的痼疾   从机制和体制层面上看,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二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冲动。   粗放型增长方式不是依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以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是效益和效率导向而是规模和速度导向。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冲动削弱了市场配置资源、优胜劣汰的功能,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导致了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加剧了市场供求周期性波动。   早在90年代中,中央就提出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目标,即从计划到市场,从粗放到集约。十年过去了,尽管商品市场的发育、要素市场的形成、市场秩序的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总体上讲,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政府转变职能、规范行为(决策程序公开、透明)、改善作风(高效、廉洁)的改革则显得步履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政府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愈来愈多,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市场和企业干预的程度和力度愈来愈大,这已超出了市场机制下政府的职能和行为方式。   与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相比,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但实质上是微观层面的问题。   在一个市场机制的环境中,企业的行为是市场供求约束下追求利润极大化的理性选择。盲目投资、过度举债、重规模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扩张轻风险不是一种理性的商业行为。市场和股东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不能充分显现表明市场机制(包括企业的公司的治理)有严重缺陷,或其中含有非市场成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粗放式增长方式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冲动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都表现为效率的损失。其产生的根源是由于非市场因素的存在削弱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功能,而非市场因素主要来自政府行为对市场和企业的参与和干预。解决的途径应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市场化进程。   但令人不解的是问题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问题的答案也不是今天才找到的,从中央提出两个转变的十年中,问题不仅未能改善,反而变得更为突出。看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政府有形的手在改革的初期成功地启动了市场化的进程,在市场的无形的手开始成长起来之后,有形的手却未能适时适地的淡出,这对已形成的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对市场取向改革的进程都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普遍的看法有这样几种:   一是市场发育不够,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权威和能力。就一般意义而言没有人挑战这一观点,但对于那些已形成了市场,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的领域,政府的角色是否需要调整?调整的力度够不够?   二是现行的干部使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