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建筑学
面向未来的医院建筑——钱湖医院方案设计
前言:
面向未来的医院建筑必然要符合主流的医疗理念,还要能够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更要能够引领未来。
从建筑本身来说,人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人类积极的进行改造自然的伟大文化实践,同时造成生态的灾难,产生消极的后果。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环境设计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事关重大。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必定是生态建筑,这关乎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式,生态建筑理念的提出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医疗上说,随着医疗理念从“技术至上”向“以人为本”的演进,医疗建筑也开始了这个方向的探索,其中之一的具体表现就是医疗建筑的庭院化,通过营造庭院,使整个医疗环境充满生活情趣。让患者从医疗的设备圈中挣脱出来,稀释、缓解患者烦恼、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
而这两者的交集正是医院建筑的生态化。通过医院的生态化建设,将医院融入大自然环境中,不再突出医院的主体性和压抑性,实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证自然界的物质归还,体现生态建筑居对住者的人本关怀。作为人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有足够的可塑性及发展性,让病人回归大自然,让医院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向未来的医院建筑的答案必然是医院建筑的生态化。
一、古代医疗建筑的形成及发展
公元67年,佛教传进我国,许多僧侣兼通医道,并借医传教,一般病人多往寺庙求医拜佛,病重道远者,常留在寺中,从而形成我国慈善性的寺庙医院。在封建社会鼎盛的唐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的繁荣,在个体手工业者组成各种作坊的同时,个体医生也联合组成“坊”的形式,称作“悲田坊”,也叫“宋坊”。后来改为官办称为“养病坊”。公元1089年,苏轼等人在杭州建立“安济坊”,是宋朝著名的平民医院。除了寺庙和官办医院外,还有个人私营的药方诊所,如三国时,吴国人董奉经营的“杏林”医舍。
国外的古代医院多为传播宗教的慈善机构,如公元前473年,印度的锡兰医院、公元前226年东印度阿育王医院等都是有名的佛学医院。在欧洲,基督教徒一样利用医学传播宗教,如453年法国的里昂医院,又被称为“上帝旅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对疾病的诊察与治疗已经有了相当大进步。然而人们却发现,很多时候医院建筑的设计完全取决于医疗技术的特殊要求,这种发展已经超过了人们心理承受能力。很多高科技医疗技术要求医院,就像工业厂房一样进行布局,这种模式与医院最早的那种为人服务的宜人尺度与形式相去甚远,中国历史悠久的建筑与庭院、厅、廊相结合的布局形式,以及那种“杏林”式的环境布局在新的历史的背景下,再次令人神往。“人们开始反思医院存在的深层意义,即:医院已经不仅是生命得到救治的场所,更不应该只是一座座人体修复的加工厂,而应该是人们身心共同得到呵护的场所。”[1]
二、医疗理念的演进
随着社会心理由以前的“技术至上”向现代的“人本主义”转化,当代医学也随之经历着从“生物医学” 理念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理念转变的历史性发展时期。
“生物医学”医疗理念是“技术至上”论思想下的产物。医师对疾病的诊断也依据对人体生物学变量、细胞结构和生理病理的改变等方面检测结果,从而找到生理或理化的致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很大程度上,医疗技术本质被放在首要的地位,人们干脆把医院称为“健康工厂”。于是,许多年前人们曾说:“手术是成功的,而病人却死了”。 [2]
新时代的医疗建筑设计,从整体规划到单体建筑越来越突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医疗建筑设计注重为“人”的存在而存在— — 人的需要、人的感受、人的情感,变成医疗建筑第一要素。医院医疗活动从封闭模式逐渐的向社会开放。
三、生态建筑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规划师保罗·索勒首次把建筑学和生态学相结合,从而开创了新兴的建筑生态学。1969年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Ian L.McHarg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书中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得出最优行径方案,这表明了生态学解决环境问题这一方法在建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1985年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亦兰教授首次介绍保罗·索勒的“Arcology”理论,并将其译为“建筑生态学”,现在亦称“生态建筑学”。
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与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的五化需求。
生态建筑的主要原则是整体、协调、循环、自生。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加剧了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且已对人类自身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新障碍。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不同类型的生态建筑在各地应运而生。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神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doc VIP
- 《做一只努力向上的蜗牛》励志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Danfoss丹佛斯VLT® HVAC Basic Drive FC 101 SW 4.4x Operating guid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城市更新项目质量管控实施方案.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029.2-2022轮椅车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pdf
- 《GB/T 18029.1-2024轮椅车 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pdf
- ISO9001-2022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措施记录表.docx VIP
- 《GB_T 18029.1-2024轮椅车 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专题研究报告.pptx
- 丹佛斯FC101变频器编程手册说明书.pdf VIP
- 丹佛斯FC111参数设置及丹佛斯变频器FC360使用说明.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