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经典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经典教程.ppt

三、将思维激荡起来 怎样把思维激荡起来,并引向深入? 介绍三种经验: 理解学生的感受,在“同理”的基础上,借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加强对包容性问题之后的结果预设,将结果作关联性分类,并让学生做对比性思考。 改变挨个排队式的问题呈现形式和结果反馈形式,改变一对一的教学互动形式。 1、认同学生的感受,借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 (北师大四下教材:用字母表示数)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8只青蛙8张嘴 4只青蛙4张嘴 6只青蛙6张嘴 5只青蛙5张嘴 …… 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生: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 生:几只青蛙几张嘴。 生:n只青蛙n张嘴。 …… 师:为什么用“n只青蛙n张嘴”来表示呢? 生:太多了,说不清楚了,所以用n表示。 生:n表示未知数。 …… 师:是呀,一会儿是2只,一会儿是8只,一会儿又变成4只,变来变去的,还没有确定是几只,所以说不清楚了。这样,我们就用“n只青蛙n张嘴”来概括。 教师在认同学生的基础上,不仅自然的渗透了“变量”这个数学概念,还进一步提示学生:这样表示具有概括性。 2、将思维激荡起来 妈妈比淘气大26岁。 淘气年龄/岁 妈妈年龄/岁 1 1+26 2 2+26 3 3+26 … … a ? 师:淘气a岁时,妈妈的年龄怎样表示呢?自己试着表示。(学生独立写) 生:a a+26 生:a a 生:a a+b 生:a b 关于“淘气a岁时,妈妈a岁”,学生出错的症结可能在于:不知道在一个题目里,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数。但也有合理的地方:因为淘气和妈妈的年龄都在变化,还没有确定,所以就用字母a来表示。这么分析下来,其实每一种表示都有它的合理地方。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思考激荡起来,把思维引向深入? 师:讨论:“淘气a岁时,妈妈a岁”这样表示可不可以?(同桌交流) 生:不可以,那不是淘气和妈妈一样大了? 生:照这么说,淘气1岁时,妈妈也是1岁。(笑声) 生:刚才老师还说,同一个字母表示相同的数。 师:对呀,在同一道题目里,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看来,再用a表示妈妈的年龄就不恰当了。 师:“a+26”和“a+b”,它们都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妈妈的年龄。讨论一下,这两种表示合不合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生:我们觉得这两种表示都可以。 生:我们认为这个b,其实就是26。 生:我们认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个26是永远都不会变得,所以没必要用“a+b”表示,就用“a+26”就行了。 …… 师:我们再来比较“a+26”和“b”,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同桌交流) 生:我知道了妈妈的年龄可以用“a+26”这样的算式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 生:从“a+26”中,我们知道妈妈比淘气大26岁。 师:从b中你看到些什么呢? 生:…看不出什么… 师:大家看,“a+26”这个式子既可以表示妈妈的年龄,还可以表示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个关系…… 在这里,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策略是:将学生四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做关联性分类,再运用对比的方法、讨论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体会“a+26”表示妈妈年龄的合理性。没有采用“教师逐一讲解”或“一对一的师生问答”的回应方法。 3、改变问题的呈现形式,开放思维空间 (北师大版三年上册:看日历) 师:思考以下问题(教师一次性出示思考题): 日历上星期一到星期天是怎样表示的? 10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10月20号是星期几? 10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内容提供:梨园小学) 在教学中确实会遇到一些绕不开的很细很碎的问题,但如果采取挨个排队式的问题呈现方式,必然导致一问一答的情形。而一问一答,很容易圈窄学生的思维。上面的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它却有一种观念性的突破,问题集中呈现,加大思维力度,拓宽思维空间,改变了“逐一问答”的形式,从而改变了学习方式。 四、倾听数学的声音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安排了许多实验、操作、观察、测量、记录、统计、设计、参观等学科实践活动,这些学习活动给予了学生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态度和实践的能力。 但在这些活动中,也暴露出存在于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数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数学精神,数学态度,数学判断的忽略,对形成这些数学素养的活动过程的忽略。如何让孩子们倾听到这些数学的声音?对此,教师们作了积极思考。 (北师大版3年级下册:平均数的认识) 师:妈妈买了一些糖果,她将这些糖果分给了小明和妹妹。(出示): 师:对这种分法,你们有意见吗?(暗示学生) 生:有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