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耳穴概况 文泳欣 1.耳与经络的联系 《灵枢》: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指耳朵是人体重要经脉汇聚的地方 ) 手足三阳经都联系耳部,阴经则通过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廓相通,耳部与全身经络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 2.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各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总要的作用 耳廓的解剖 (1)耳轮:耳廓边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脚:耳轮前上端伸入耳腔内有横行隆起。 (3)耳轮结节:又称达尔文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 (4)耳轮尾:耳轮下缘与耳垂相接的无软骨部分。 (5)对耳轮:耳廓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 (6)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上支。 (7)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下支。 (8)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之间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9)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耳廓前面结构 (10)耳屏:又称耳珠。为耳廓外面前缘的 瓣状突起,同外耳道平齐,因宛如其屏障 而得名。 (11)对耳屏:耳垂上部,对耳轮下部弯曲向前方的隆起处,前与耳屏相对。 (12)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凹陷。 (14)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15)耳甲:是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 (16)耳甲艇:又称耳甲窝,为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17)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18)耳垂:耳廓最下边的皮垂,内无软骨。 (19)外耳道口:亦称外耳门,在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着的孔窍。 耳廓后面结构 (1)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的隆起部分。 (2)对耳轮后沟:同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3)耳垂背面:耳垂背面的平坦部分。 (4)耳轮尾背面:耳舟后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 (5)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 (6)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艇的背面隆起处。 (7)耳后上沟:对耳输下脚之背面,三角窝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 (8)耳甲腔后隆起:耳甲腔的背面隆起处。 (9)耳轮脚后沟:耳甲腔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在耳轮脚的背面。 (10)屏间切迹后窝:耳垂背面上方、耳甲腔后隆起下方的凹窝,恰同屏间切迹背面相对。 (11)对耳屏后沟:对耳轮后沟与屏间切迹后窝之间的凹沟处,位于对耳屏背面。 (12)耳轮脚后沟上支:耳轮脚后沟分叉的上支。 (13)耳轮脚后沟下支:耳轮脚后沟沟分叉的下支。 (14)珠形突起:耳轮脚后沟上下支之间的小隆起。 (15)耳轮背面:耳轮外缘是由向前卷曲的,故此面多向前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疾病。耳针的最大特点是止痛,对外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疼痛、肿瘤性疼痛等均有显著的疗效。 2、各种炎症性病症。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对眩晕、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病,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绝经前后综合征等,耳穴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一部分传染性疾病。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疟疾、青年扁平疣等,耳针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以加速疾病的痊愈。 7、各种慢性疾病。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耳针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 此外,耳针还可用于针刺麻醉(耳针麻醉);也可用于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穴、输液反应;还可用于戒烟、减肥、戒毒等。 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 2、严重慢性疾病伴有高度贫血、血友病患者,不宜针刺,可做耳穴贴压。 3、孕妇怀孕6周至3个月期间不宜针刺;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忌用子宫、腹、卵巢、内分泌穴,有习惯性流产者应忌用。 4、外耳疾患,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针刺。 穴位定位与主治 1.与头面对应的穴位----耳垂 2.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 3.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对耳轮上、下脚 4.与内脏对应的穴位------耳甲其中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一、耳舟部穴位 (1)指 在耳轮结节上方,耳舟的顶部。主治:指关节疾患,如指关节扭伤、雷诺病。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