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教育实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刘晓琴 蔡元培,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他“深感清廷政治改革‘无可希望’,断然离开京都,南下从事教育,”①借学堂之地鼓吹革命,为推翻满清统治培养革命人才。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主持、起草、颁行了一系列教育法令,初步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但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历史条件下,对封建教育的实质性改造无法进行下去,蔡元培仅任职六个月,就退出了内阁。一九一七年他接受黎元洪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电邀,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将他的教育思想局部地付诸实践。应该指出:与辛亥革命时期不同,五四时期,蔡元培的主导思想是“教育救国”,企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建成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仅管如此,他以北大为阵地,在教育界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今天我们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蔡元培把封建的北大改造成我国第一所近代资产阶级高等学府,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北京大学由清末戊戌变法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保留着极浓厚的封建教育传统。教授多是“老八股”、“洋进士”,学生大都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对于学术,并没有何等兴会”。②学生在校便结拜“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作官,谁的官大,其他人就到他手下捞个一官半职。而在课堂、学校以外“竞为不正当的消遣”③斗雀牌,捧坤角,有钱的师生吃过晚饭后就坐洋车奔“八大胡同”,是妓院的好主顾。时有“两院一堂”、“探艳团”之称,北大当时的腐败可想而知了。 为了革除科举时代的劣根性,把北大办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到任后“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④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 蔡元培听医专校长汤尔和说陈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他“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⑤当时陈独秀寓居北京,蔡元培要他把《新青年》搬到北京办,于是陈独秀慨然应允,到北大任文科学长。夏元瑮原任理科学长,“乃相与商定整顿北大的办法,次第执行。”⑥ 改革先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做起,来打破北大的旧习惯。文科变动最大。文科原是桐城派文人占尽优势,继陈独秀之后,胡适、刘半农,鲁迅等也到北大文科任教。旧教员中有革新思想的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等继续延聘留任,新派力量壮大起来。一九一八年一月,李大钊受聘为图书部主任,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齐集北大。《新青年》原由陈独秀一人在上海主办,搬到北京后,北大革新派人物都参加了编辑工作。陈独秀与李大创又主办了另一政治性刊物《每周评论》。在北大,以《新青年》编者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领导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改造北大,其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作为资产阶级教育家,他深深懂得各种不同学术思想争鸣对于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在坚持革新、扶植新派的前提下,他不仅引进了一批赞同革新,学术水平较高的理、法科教员如李四光、任颜光、李书华、陈启修、马寅初等,而且也任用思想顽固守旧,但学诣较深的文人如:持复辟论的辜鸿铭,“筹安会”发起人之一刘师培,反对白话文的黄侃等。被蔡元培破格请到北大教授印度哲学的梁漱溟,在北大发起孔子研究会。旧派人物创办《国故》月刊,以“昌明中国古有之学术”为宗旨,与《新青年》对垒。这时的北大,众家林立,人才荟萃,不同学术派别竞相发展,学术争鸣的空气十分浓厚,探求学问的风气无形中形成了。 蔡元培从发展学生个性入手,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主动精神。他强调“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主动”,⑦主张“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⑧这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主义,要求个性解放在教育上的充分体现。 蔡元培在北大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学生以本系课程为主,有余力可选习相关学科或本人感兴趣的学科;本科学生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生有了充分发挥特长的自由。蔡校长还亲自敦促各系成立学会,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学术研究团体。办得较有声色的有“哲学会”、“新闻研究会”、“雄辩会”等,把学生的兴趣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整顿扩充图书馆、实验室;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讨论会,延请中外著名学者到校讲演;兴办学报;创办研究所等等。 蔡元培是我国第一个倡导美育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他通过美育的施实来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蔡元培在北大积极助成“体育会”、“音乐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校中尽有消遣的地方,打牌听戏的兴致也就减少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