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保育新思维从‘蓝屋’起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roceedings of the 6th Conference of the Pacific Rim Community Design Network, Quanzhou, Fujian, China, June 18-21, 2007 /quanzhou/pacrim/proceedings.html 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發展服務 社區保育新思維:從「藍屋」起動 背景: 2006 年 3 月 31 日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宣佈合作斥 資港幣 1 億元在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藍屋』所在地-灣仔石水渠街一帶展 開市區活化及保育項目(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and Heritage Preservation) 。整個 項目範圍共包括 9 幢唐樓,其中 7 幢樓宇早在 70 年代已被政府收購,享負盛名 的石水渠街 72 至 74 號的『藍屋』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根據房協及市建局 初步構思,石水渠街一排 4 幢樓宇『藍屋』和慶雲街 2 至 8 號 4 幢『黄屋』樓齡 約 80 年的樓宇會 被保留,並以該 區原有的茶業及 醫療背景為主 題,將復修後的 唐樓發展為一主 題旅遊點。景星 街 8 號『橙屋』 則會拆卸,並結 1 Proceedings of the 6th Conference of the Pacific Rim Community Design Network, Quanzhou, Fujian, China, June 18-21, 2007 /quanzhou/pacrim/proceedings.html 合旁邊丟空的一小塊政府地發展為休憩場所,原居上址的租客將被搬往東區或南 區的公屋。 過去數個月,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屬下文物保育及文康活動工 作小組聯同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發展服務舉行一系列名為「保育藍屋運動」的活 動,透過舉行不同的聚焦小組,社區藝墟、研討會及工作坊,就此計劃展開討論 及促進社區參與,與不同的社區持份者──藍屋居民、附近商舖、建築界、規劃 界、文化界、政府部門、藝術界、學術界及社會服務,更包括來自基層的民間力 量──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一個既能保留原有生活方式又可延續這建築群的生 命力的方案。 經過灣仔區議會及聖雅各福群會過去的努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保育方 案已逐漸成形。在過去不同的公眾諮詢及工作坊中,保存建築類型及特色、延續 及強化社區人文網絡及社區生態一直是不同持份者對保育藍屋的主流意見。 為了使關心藍屋未來保育計劃的朋友更了解過去討論重點,並就社區保育原 則作出深入討論,我們這一群關心香港都市更新、社區活化及保育的香港公民, 特別成立「藍屋社區保育小組」,期望就藍屋未來保育計劃向城規會及房協提出 意見及申述。以下是「藍屋社區保育小組」就市區重建局石水渠街/慶雲街/景星 街發展計劃(草圖編號 S/H5/URA2/1)提出申述。 藍屋建築群的建築及社會價值: 藍屋建築群包括了藍屋、黃屋、橙屋、 灰屋以及它們包圍著的一片小空地和周圍 的街道網絡。這個建築群小社區早於 70 多 年前已形成,它的保存價值可以從其建築特 色及社區價值兩方面看。 從建築的類型學去分析,它們都擁有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