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内容教学知识TPACK-新竹教育研究发展暨网路中心.PDF

科技内容教学知识TPACK-新竹教育研究发展暨网路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計畫編號 99補201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 TPACK )理論架構 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辦理 機關: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審查 教授:王子華教授、劉遠禎教授 研究主持人:蔡政宏 研究 成員:蔡政宏、謝文惠 中 華 民 國 1 0 0 年 9 月 9 日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 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摘要 伴隨教育科技應用普及化,創新而多元的教學模式應用,已然成為現今教師 於專業成長與發展之主要關切議題。誠如教育部2008 年公布之 「中小學資訊教 育白皮書」所述,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不僅應具備學科專門領域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 )與專業教學知識(Pedagogy Knowledge ),更當具備應用科技提升學 生學習成效之能力(Technology Knowledge )。有鑑於此,本研究即藉由Mishra 與Koehler 於2006 年所倡之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理論架構 ,探究現今教師所當具備的知能,以及TPACK理 論 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 本研究目的依序分為瞭解目前教師專業發展之現況與主要途徑、設計符合教 師專業發展之科技內容教學知識( TPACK )應用流程與模式、發展符合教師專 業發展之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應用模式、綜合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實 施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具體建議與未來研 究方向,以供教學者、研究者與教育主管機關參考與應用推廣。 而在實際藉由模式設計與發展後,本研究認為科技內容教學知識對教師專業 發展應用之啟發分為:師資培育課程當強化科技內容教學知識之教育、教師進修 研習當普及科技內容教學知識之精進、教師專業發展當推動科技內容教學知識之 應用,以及教育主管機關當推動科技內容教學知識之落實。 關鍵詞:科技教學內容知識、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資訊協同團隊、教師專業發展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 )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章節配置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之意義與途徑6 一、 教師專業發展之意義6 二、 教師專業發展之途徑8 第二節 教師科技知識發展現況 11 一、 教師資訊知能指標 12 二、 我國教師科技知能推廣策略 15 第三節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之意涵 18 一、科技教學內容知識(TPACK )理論架構產生背景 18 二、科技教學內容知識(TPACK )之意涵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24 第一節 研究模式與流程 24 第二節 採用行動研究之理由27 一、 本研究著重於實務問題之解決27 二、 本研究以協同與參與為導向,重視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關係之建立 28 三、 本研究主要從事研究之人員尌是實際工作人員,亦是應用實際研 究結果人員 28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