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闩益普及,屮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本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概述,并结合网络的固有特性与中学生个性心理 特点,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屮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
问题的提出:
1、 4月7日凌晨,深圳光明新区初二男生周荣猝死在距离一家黑网吧不远的路上,事发前周 荣多个晚上通宵上网。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湖北谷城县15岁的高一学生小文连捅制止他上网的父 亲5刀,导致父亲不治而亡。
2、 据中国中学生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 , 高中生为56%。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这一比例与2005 年基本持平,较高于2007年,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美国德克萨斯大 学奥斯叮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诚勺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 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 素,在青少年的犯罪中,约7成与网络影响有关。
3、 重庆市12355中学生服务台2008年下半年所接听的5000多例热线求助电话中,超过40% 都是关于网络成瘾的求助。
4、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I\MC) 2010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 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 8%青少 年占据网民规模的一半左右,上网成瘾的孩子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研 究数据表明,全国至少有600万中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并且一周内玩游戏在5小时以上的有 72.9%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 5%网民普及率呈偏态 分布,其中10-29岁上的分布更为集中。学历越高,网民普及率越高。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特别 是在校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
暑假就要到了,又将冇很多痴迷网络游戏的学生终门浪迹网吧,多少家庭又将伤心欲 绝。网络游戏被称作“电子海洛因”,危害之大有目共睹。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老师, 面对都是中学生,每当看到这类新闻吋,我总是不断在思索,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吋爱的 孩子深陷“网瘾”误区,又有何对策能够解救他们,避免他们受“网瘾”毒害,保证他们 健康成长?
问题的分析:
一、“网瘾”形成的原因
(一) 网络自身具有成瘾特质
据平中师大陶宏幵教授分析,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 很单一,或是没有其它兴趣和爱好的孩子,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 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是用现代高端的科 技手段将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汇聚起来的一个载体,是现实世界的虚拟,是一个没有城门 的“不夜之城”。它具有无政府主义、资源丰富、超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网络世界里 没有地理的界线,没有人世间的距离,能给每个上网者提供一个展于自己的时空,在这个 虚幻的时空里,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里自由翱翔;可 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 得虚拟奖励,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网络世界具有的丰富信息, 齐备的功能,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耍和欲望。网络本身的这些特点, 对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 旦置身其屮,便可能会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之。
(二)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希望有作为,被关注。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自己在同伴心目屮的地位,自己在异性面前是否有吸引力。因此他们在网上通过玩游戏来 不断地使自己升级强大。他们也在网上通过聊天极尽所能地吹嘘自己和取悦对方。然后在 班上眉飞色舞、自鸣得意地给同学叙述自己在网上的精彩业绩。在网络游戏屮,游戏的高 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在现实生活屮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景感和自尊感。并可以 发泄他们潜在的攻击性,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上网者卸 掉伪装,展示自己人格的另一而,使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以师傅自居,从血获得别人的 羡慕和崇拜。
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是脱离家长老师,向往社会交流最强烈的时期,但由于交往 心理不成熟,导致在现实中交往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乂由于父母只重说教,只关 心成绩,很少与孩子交流情感。这样伴随学生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上网聊天便成 了他们寻求慰籍,解除寂寞和孤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