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蛮族古代希腊人建构他者新探-武汉大学学报.PDF

创造蛮族古代希腊人建构他者新探-武汉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2卷第2期 2019 年3月 Vol.72No.2 Mar.2019 116127 DOI:10.14086/j.cnki.wujss.2019.02.010 创造蛮族:古代希腊人建构他者新探 徐晓旭 摘 要 “蛮族人”是希腊人对一切非希腊人的统称,是他们建构的与“自我”构成二元 对立的“他者”。这是古风时代伊奥尼亚人的一项发明。伊奥尼亚人是在与外族相遇的情境中 开始将外族他者化的。希波战争后涌现的各类蛮族意象几乎均属“雅典制造”。希波战争、雅 典民主、奴隶制等因素是大量制造蛮族的主要动力。大量制造的结果是,“蛮族人”作为对所 有非希腊族群的蔑称,最终为所有希腊人所熟知。 关键词 蛮族人;他者;希腊人;伊奥尼亚人;雅典;荷马史诗 中图分类号 K5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7320(2019)02-0116-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59) 在希腊人那里,βάρβαροι (单数βάρβαρος )是与其自称Ἕλληνες 相对立的名词,是对一切非希腊 人的统称,汉语通常译为“蛮族人”;“希腊人—蛮族人”对立的观念,与古代中国的夷夏之辨虽不完全相 同,但很相似。那么,这样一种观念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出现的呢?德国学者于特讷提出,希波战争带来 [1] 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向,东方和西方的政治对立、希腊人和蛮族人的仇敌关系从此形成 (P3 )。这种看 法可以说一直到今天都是流传最广的“正统”理论,并且雅典被认为是“蛮族”概念的发明者,埃斯库罗斯 [2] [3] [4] 的《波斯人》被视为这一发明开端的标志 (P54-60 ) (P4 ,34-62 ) (P125-338 )。少数小城邦联合 打败了一个大帝国,对希腊人来说,其心理影响和观念意义其实大于实际的政治后果。但“蛮族”的发明 非得需要这样一场战争吗?在米切尔看来,希波战争并不能构成将非希腊人表现为绝对他者的转折点, 埃斯库罗斯关于蛮族性的语汇在古风时代就已为人们所熟知,非希腊人话题在希波战争前后具有连续 [5] [6] 性和复杂性 (P29 ,57-63 ,113-159 )。伯利克里·乔治和黄洋也有类似但又不相同的看法 (P13-46 , [7] [8] 244 ) (P114 ) (P115-129 )。米切尔认为“希腊人—蛮族人”对立的观念出现于公元前 6 世纪末的小 6 5 亚细亚。金显真也认为应在公元前 世纪末和前 世纪初,并提出该观念是在伊奥尼亚人反波斯的形 势中产生的。不过他的解释听上去很离奇:“希腊人—蛮族人”对立观念竟然是波斯人的“民族志”和族 群中心主义影响下的产物!固然如他所言,希腊是近东和东部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伊奥尼亚人处在波 [9] 斯帝国的统治之下 (P1-2 ,23-29 ,69-71 ,98-99 ,122-124,144-145 ),但如此简单的一种“自我—他者” 二元对立的观念非要从“他者”那里才能学到吗?从βάρβαρος 见诸文献的情况来看,与希波战争后大量 涌现所不同的是,古风时代出现的次数的确不多。但不多不等于没有。如何认识这种多寡差异,也是一 个方法论问题。“正统论”者伊迪丝·霍尔也承认荷马以后和希波战争以前文献里出现的βάρβαρος 或其 同根词具有从语言方面取笑的轻蔑贬义,却又在同时或有意回避,或竭力否认这些词指涉的是非希腊的 外族[2] (P9-12 )。这种方法似有抹杀不利证据之嫌。古风时代提到βάρβαρο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