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向功效差异性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思路—以三-药学学报.PDF

基于反向功效差异性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思路—以三-药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9, 54(2): 211 −221 ·211 · 基于反向功效差异性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思路—以三七为例 1,2,3# 2,3,4# 2,3,4 1 2,3* 5 5* 侯小涛 , 郝二伟 , 杜正彩 , 夏中尚 , 邓家刚 , 张铁军 , 刘昌孝 (1.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广西南宁530200; 2. 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530200; 3. 广西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南宁530200; 4.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 科学实验中心, 广西南宁530200; 5. 天津药物研究院, 天津300193) 摘要: 中药质量问题是现代中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中药的“一物多效”的特点已被广泛接受和研究。本 文提出中药反向功效是中药“一物多效”的特殊表现, 并针对反向功效中药这一特殊类型, 对常用中药中典型反向功 效中药进行归纳, 进而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理论, 以典型的反向功效中药—三七为例, 提出反向功 效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从中药的反向功效的差异性特点出发,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手段对其相反的 传统功效进行验证, 开展化学物质组及其反向功效的相关性研究, 确定反向功效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进行有效化学 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路等作用机制研究和化学成分的特有性分析, 确定质量标志物, 为对具有相反功效的一类中药 进行精准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反向功效; 质量标志物; 三七; 研究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3-4870(2019)02-0211-11 A hypothesis on the Q-marker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opposite-effect of herbs: an example of Sanqi 1,2,3# 2,3,4# 2,3,4 1 HOU Xiao-tao , HAO Er-wei , DU Zheng-cai , XIA Zhong-shang , DENG Jia-gang2,3* 5 5* , ZHANG Tie-jun , LIU Chang-xiao (1. School of Pharmacy,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 China; 2.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Efficacy Study o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Nanning 530200, China; 3. Guangx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tudy on Functional Ingredients of Agricultural Residues, Nanning 530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