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字学看上古时代网具的类型与用途-长安大学学报.PDF

从古文字学看上古时代网具的类型与用途-长安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卷 第3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3 No3 2011年9月 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Sept.2011 从古文字学看上古时代网具的类型与用途 邵 英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鉴于网具对上古先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结合 卜辞语义以及先秦典籍文献记载,将 古文字形体结构与器物上的网具图案进行比对和分析。分析认为,原始网具的样式与当代所使用 的网具并无大的不同;原始网具至少有3种类型,其使用方法也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网具;古文字;甲骨文;渔猎 中图分类号:H121;K8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1)03007305   中国先民很早就发明了弓箭、鱼叉和各种网具 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著名的写实鱼纹和人面鱼纹陶 [1] 等渔猎工具,这在考古科学发轫以前,典籍文献已多 器 (图1、图2)。在与半坡遗址相距约150km的 [2] [3] 有记述,更有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但是常常遭到质 宝鸡北首岭遗址 和临潼姜寨遗址 也发现刻有鱼 疑。在近代,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早期大量 纹和人面鱼纹图案陶器。在二里头遗址也有多种渔 [4] 石制和骨制的渔猎工具也频频出现,但是由于材质 具出土 。河北藁城台西遗址也发现了许多渔猎工 [5] 的原因,并未发现网具类实物。因此,迄今尚未在远 具,如镞、鱼标、弹丸、网坠和鱼钩等 。 古文化遗存中发现猎网一类的工具。可是若把出土 器物、先秦文献记载和与渔猎相关的古文字形体结 构等传出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考证,并参考世界其 他一些后进民族的狩猎方法,可以推测网具在中国 上古社会的使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用途很多。笔 者尝试从甲骨文、金文中“网”字及与网具相关的古 文字形结构出发,观察并研究其形状,相信是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帮助今人了解上古时期网具的类型与使 用情况的,并且对进一步认识上古社会科技发明创 图1 鱼纹彩陶纹 造和上古人们渔猎生产活动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根据考古发现,吴城陶文中已有网形符号,其形 状正与船形彩陶壶(图3)上的“网”图画相似。图 一、考古实物与网具发明的传说 1、图2、图3出自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中 华文明五千年———远古探源》。宝鸡北首岭遗址出   在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遗址 土了一件船形彩陶壶,年代大约属于仰韶文化较早 之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捕鱼工具,如网坠等。西安 阶段[6]。船形彩陶壶为泥质红陶的,高15.6cm,口 收稿日期:2011042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05JZD00029) 作者简介:邵 英(1963),女,陕西三原人,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