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運用思考工具
老師的角色
老師如要兼顧課程的需要及提高學生的自主權,可根據課程綱要及學生的進度來設定研習的範圍。老師可針對研習內容想出一些引導性的思考問題,然後鼓勵學生發揮聯想。老師提問越多,學生有越多機會思考。老師應避免與學生直接討論,讓學生從問題中領略學習方向。若發現所編寫的教案不能配合實際的教學進度,應作出適當的修改。
激發創意及聯想力,進行腦力激盪活動
要激發聯想力及創意,其中一個方法是把主題範圍的屬性或特徵列舉出來。例如,當你看到右面的圖畫,你會聯想到甚麼呢?可能是該地的地點、區域、天氣,甚至是遊人等。這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讓他們說出聯想到的東西。
另外,還有幾種方法可作參攷,老師可瀏覽以下網址:
Mind mapping, creativity,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英) HYPERLINK http://www.mind-mapping.co.uk/mindmapping-creativity.htm http://www.mind-mapping.co.uk/mindmapping-creativity.htm
校本資優課程教師培訓教材套:創意思維 (中) HYPERLINK .hk/education1/182-204.html#link02 .hk/education1/182-204.html#link02
專題研習-讓學生親自去開啟智慧的寶庫 (中) HYPERLINK .hk/~asp/Essay/project.html .hk/~asp/Essay/project.html
進行腦力激盪的步驟:
選定一個主題或討論題目。
設定討論的時間,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多提出意見。
讓學生把意見記錄下來。
讓學生討論之前提出的主意。
老師可指引學生擬定評估標準,選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進行腦力激盪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自由聯想,不要局限他們的思考空間。
提醒學生在腦力激盪過程中,不要即時評論,以免阻礙思考。
提議學生加以思考別人的意見,建立新的見解。
過程完結後,老師可引導學生評論之前提出的主意,評估它們的可行性及效用。
心像圖(腦圖mind map)
製作心像圖(腦圖mind map)的步驟:
在白紙的中央畫上一個圓形,把主題寫在中心。
然後在中心點引出支線,寫上跟主題有關的觀點及資料。
若想到與原有論點類同的觀點,可在原有支線上加上小支線。
引出另一條支線,列出不能歸類的論點。
學生可隨意加上支線,寫上聯想到的東西。
用簡單的句子或符號記錄每一條支線或小支線的分題。
透過這個方法,可引導學生完成主題網、製作子題網,或實踐專題研習的概念圖,並且進行資料搜集。
如何建構一幅概念圖
1.
認定中心主題:辨清你希望利用概念圖了解的問題焦點、知識概念。用這個中心主題作導引,找出十至廿個與中心主題相關的概念,並表列出來。有些學員會喜歡將個別概念寫上Post-its或卡紙上,可方便嘗試將概念任意放置。每一張卡紙或Post-its只適宜寫上一個概念,或代表概念的兩至三字。
2.
將列出來的概念排序:由最籠統、最富涵蓋性和抽象的概念放置在最高位置。學員偶爾會在揀選最高層概念時遇上困難,反思中心主題的引導方向可以幫助為概念排序。這個過程可能會使學員需要重新思考、修正或重改概念圖的中心主題。
3.
將其餘的概念一層一層的排放在列表上。
4.
開始製作概念圖:由最籠統、最富涵蓋性和抽象的概念放置在概念圖的最高位置。在最高層的位置通常只會有兩至三個涵蓋性的概念。
5.
隨後將往下的二、三、四層的「子概念」(sub-concepts)放置在概念圖上。留意不要讓每個概念帶有多於四個子概念。若發現任何概念同時帶有六至八個子概念時,學員可以將這些概念重新排序,找出一些較有涵蓋性和較仔細的概念並建立起上下層的關係來。
6.
將概念用畫線連上。在連線上寫上合適的連結字(linking words)。連結字必須清晰表達兩個概念之間的關係,使可成為簡單、有效的句式(proposition)。由連結製造意義。當學員將大量的概念進行連結並形成層次,可以看到對應某一知識、命題、中心主題的意義架構。
7.
重新整理概念圖的結構。這包括為概念圖進行概念的加減或改變上下層關係等。學員可能需要進行數次的整理,而也是這些整理的過程為學員帶來新的啟示和有意義性的學習。Post-its在這個過程最能發揮作用,而利用電腦會更加有效。
8.
為配置在不同分支的概念尋找有意義的「橫向連結」(cross-links)並在線上用連結字寫上關係。橫向連結能有效地幫助學員在某知識範疇內看到新的關係和帶來創意的工具。
9.
仔細、具體的例子可以用簡圖或代表符號附在概念上,不需會圖圈來代表。
1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