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历史科的教学法----基本概念与实际操作.DOC

国中历史科的教学法----基本概念与实际操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 國中歷史科的教學法基本概念與實際操作 嘉義市輔導團 96年6月13日 一、基於問題的教學 1、為什麼要把教學內容用「問題」的方式提出? 2、我們如何設計「問題」?在課堂上如何運用「問題」? 請參考:清華大學「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二)」課綱--「夕陽無限好:安史之亂及其後的唐代」以及「士當以天下為己任:北宋時期」 實際操作:試擬用於課堂教學上「唐代」和(或)「宋代」的問題 3、為什麼上課要向學生提出問題? 4、要提出怎樣的問題?如何應付學生出人意表的回答? 請參考:〈歷史的理解—從學生關於趙括的發言談起〉 5、學生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理不睬,怎麼辦? 二、說故事是教好歷史的重要手段 1、歷史中的故事,是怎樣的故事? 例如:錢穆何以最喜歡講荀家請客,陳家赴宴的故事? 2、怎樣選「故事」,怎樣說「故事」? 實際操作:請講幾個「三國」的故事,曹操、劉備、孫權的「故事」 例如:曹操如何統有中原?何以兵敗赤壁? 諸葛亮何以答應輔佐劉備? 孫權何以要呂蒙讀書? 三、如何讓全班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進行? 1、「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指何而言? 2、如何設計一個全班共同經營的課堂氣氛? 請參考:〈舉手的表達—全班參與之一〉,〈書寫的表達—全班參與之二〉 〈證據三明治—讀Teaching History91(1998)p.17-19〉 實際操作:做一題證據三明治的書寫 參考書籍:《如何訂作一個好老師》(大塊文化) 《史賓塞的快樂教育》(新手父母) 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 課程大綱 96-5-14擬 夕陽無限好安史之亂及其後唐代 一、安史之亂是怎樣出現的?唐朝怎樣因應? 1、我們怎麼看唐玄宗與楊貴妃? 性英斷多藝,善八分書,儀範偉麗,有非常之表。 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則悟。 2、唐肅宗即位靈武,李泌獻上怎樣的計策?結果如何?這個出於《李鄴侯家傳》記載可信嗎? 李光弼出井陘,郭子儀入河東,不要進取華陰,讓叛軍據守的東西兩京道路常通。朝廷駐軍在扶風,與郭、李兩軍分次出擊,叛軍來救頭,就擊它的尾,來救它的尾就擊它的頭,讓它來往千里,疲於奔命。 3、亂事是怎樣「平定」的?「回紇馬」扮演怎樣的角色?代價如何? 二、被稱為「國中之國」的藩鎮,是怎麼一回事?有何影響? 1、河北藩鎮是怎樣的一幅景象? 2、「平淮西」的意義為何?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十月,李愬命將三千人為先鋒,自將三千人為中軍,命將三千人為後軍。「軍出,不知所之,愬曰:『但東行!』行六十里,留軍五百人,鎮其地,復引軍出門,諸將請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吳元濟。』諸將皆失色。」「時大風雪,旌旗裂,人馬凍死者相望。天陰黑,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人人自以為必死。」「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蔡州城下,「近城有鵝鴨池,愬令擊之以混軍聲。自吳少誠拒命(在貞元二年),官軍不至蔡州城下三十餘年,故蔡人不為備。」(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憲宗堅持對藩鎮用兵,暫時實現了中唐以來未曾有過的接近全國統一的局面。 3、藩鎮的延續與表面化—五代。 三、「牛李黨爭」是一種怎樣的政爭? 1、「牛李黨爭」的兩種解釋陳寅恪與岑仲勉 2、牛僧孺與李德裕各是怎樣的人物?他們對於「維州事件」的態度有何不同? 3、牛李黨爭成敗的關鍵為何? 四、宦官之為禍,何以唐代最烈? 1、宦官如何控制朝政? 2、朝臣如何應付宦官的權勢? 參考閱讀:《簡明中國歷史》十五、「隋唐時代邊疆民族的興衰」與十六、「唐代社會的風貌」。 中國歷史的演變與發展 講課大綱 96-5-21擬 士當以天下為己任北宋時期 一、唐宋之間是否出現歷史上的一大變革?「內藤假說」指何而言? 1、唐末五代演變的主要趨勢為何?權力集於何處?--從地方分權到中央集權 2、門第是怎樣消融的?社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從階級社會到平等社會 3、「綠色革命」與「火力革命」各指何而言?從自然經濟到貨幣經濟 4、儒學因何而復興?思想觀念出現怎樣的特色?從絢爛外鑠到淡雅內省 宋代繪畫展現了事物的內在意義,也表達了藝術家的內心經驗。花卉不是自然的寫生,而是傳達它純潔優雅的屬性,遠山高峰是記錄藝術家內心豁達孤傲的感覺,而晚鳥歸林則描繪出暮暉漸退之際潛存心頭的那股惆悵。(《簡明中國歷史》) 參考閱讀: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序章》(聯經) 錢鍾書著:《宋詩選註.序》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