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习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DOCVIP

201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习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2 201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学习 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课(理论) 考 试 大 纲 说明: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满分200分。考试分两个科目,其中,汉语基础100分,文学基础100分。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一、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字词句分析解释等 二、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翻译题等 三、教材:《大学语文》(本科版) 徐中玉、陶型传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一、语言知识部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对语法方面可作简单的分析。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作品阅读分析部分 (一) 散文中的议论文 1.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2.10篇议论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 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2)《秋水》(节选)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 (3)《五代史伶官传序》 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4)《论毅力》 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 (6)《容忍与自由》 认知本文言浅意深的语言特点。 (7)《咬文嚼字》 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8)《吃饭》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 (9)《我的世界观》 体会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语言风格。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指出文中的假设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 散文中的记叙文 1.记叙文总体考核要求: 辨识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层递等修辞手法。 2.17篇记叙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冯谖客孟尝君》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2)《垓下之围》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3)《张中丞传后叙》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4)《种树郭橐驼传》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6)《前赤壁赋》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7)《先妣事略》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8)《马伶传》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9)《西湖七月半》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10)《秋夜》 理解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及修辞方法。 (11)《香市》 理解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及修辞方法。 (12)《爱尔克的灯光》 理解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及修辞方法。 (13)《纪念傅雷》 理解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及修辞方法。 (14)《哭小弟》 理解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及修辞方法。 (15)《都江堰》 辨识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修辞手法,说明其比喻意义和比拟作用。 (16)《我与地坛》 识别文中采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的地方。 (17)《蚂蚁大战》 理解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及修辞方法。 (三)诗歌 1.诗歌总体考核要求: 辨识作品中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2.18首诗歌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1)《蒹葭》 理解诗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2)《湘夫人》 理解诗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3)《陌上桑》 理解诗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4)《饮酒》(其五) 理解诗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5)《行路难》(其一) 理解诗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6)《秋兴八首》)(其一) 认知诗中对偶工整的诗句。 (7)《长恨歌》 指出诗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8)《早雁》 指出诗中的对偶句,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9)《虞美人》 认知诗中借比喻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及艺术效果。 (10)《八声甘州》 认知“红衰翠减”用的是借代修辞手法。 (11)《鹧鸪天》 指出词中借象征抒情寓意的语句,说明其隐喻意义。 认知词中运用典故的语句,说明其寓意。 (12)《声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