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淺談美國學校所實施的品德教育~張雪君(台中師院社教系教授)--------------------------------------------------------------------------------一、前言Lickona (1997, p. 45) 列出三項原因,藉以說明學校實施品德教育的必需性及重要性:「首先,社會需要成熟的人,亦即能夠愛人與有工作的能力。這樣的人擁有一些好的特質,例如誠實、憐憫、關懷、堅毅、以及自我鞭策。其次,學校可以有計畫而且持續來推行此一教育。再者,品德教育有助於維繫一社會。」許多美國學者(Field, 1996; Kirschenbaum, 1992; Lickona, 1993)倡導於學校中教導學生價值與道德,主要在於考慮到該社會中的些許亂象,例如逐日增長的青少年犯罪以及家庭功能的瓦解。Noddings (1992) 亦曾提及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於 “促進學生成長為健康以及道德的人”。本文首先就品德教育一詞給予說明,然後介紹美國學校如何落實其品德教育,最後就此主題做一反省以為結語。二、品德教育的定義 學校中施行品德教育主要在於協助學生了解、欣賞,以及表現出好的行為。品德或人格一詞(character),其希臘字源的意義是雕刻、銘記(engrave)。一個人所具有的好特質必須持續的去模塑,進而展現出其可欲的行為(Wynne Ryan, 1997)。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以及價值教育(value education)常被視為同義詞,這些都是學校當局努力企圖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一個人所具備的好特質或人格,稱為美德(virtues)。品德的成分包含道德的認知、情感、與行為等方面。Lickona (1993)指出品德的認知部分包括:知覺情境的道德面向,以及了解道德推理、做決定,與付諸實踐。品德的情意部分包括:意識到做對的事情、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尊重是個人的責任,與願意承認與改正個人的缺點。品德的行為部分包括:能夠傾聽、溝通,以及與人合作,願意做道德判斷,以及習慣於力行好的行為。三、學校實施品德教育的方式至於學校該如落實其品德教育,於此依據Ralph W. Tyler 的書──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所談及的四個基本原則來加以說明:「一、學校所欲達成的教育目標為何?二、學校該如何選擇與組織學生的學習經驗以期能有效達成所設立的目標?三、該如何針對學生的經驗來設計有效的教學?四、學生的學習該如何被評鑑,以確定是否達成這些目標?」(Lincoln, 1992, p. 82) 學校品德教育的目標旨在試圖使學生產生好的行為特質與人格。為達此目標,學習環境的安排與教師教學方式的施行需考慮學生的特質、學校的資源等因素,因此並沒有一套最好或最有效的教學可以普遍適用於所有的學校。一般而言,美國中小學於社會科中教導學生有關道德方面的知識與議題。學校實施品德教育的方式大致可區分為二種:一是直接的,另一是間接的。關於直接的教導,Brooks 與Kann (1993)指出學校人員可直接告訴學生何者為對,以及何者為錯,藉以讓學生了解各種價值的意義與適當的行為。再者,Kim (2000) 提出下列教學步驟供國小老師參考。首先,老師將所欲教導的德目或價值書寫到黑板上,註明其定義,並要求學生將之抄寫在作業本上,一起討論這些定義。接下來,學生討論自己或他人(例如,同學與家人)哪些行為做到了,哪些行為還要加強。在同學討論後,教師要求學生列出所討論的結果並做口頭的報告。其次,教師引導學生說故事活動的進行,可由學生或老師來挑選相關的故事書,一起閱讀並分享故事主角所展現的好的品行,並請學生思考自己的行為表現。提升或促進學生的道德推理是漸進的,尤其要配合學生的年齡與認知的發展。Kolberg 主張個人道德發展質方面的改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趨於成熟的,價值兩難故事的教學設計即是依據此觀點。例如,有一個人需要購買一種價格昂貴的藥物來醫治病重的親戚,但沒有足夠的錢。在情急之下,這個人只好偷了這藥給生病的親戚服用。教師於提供學生了解這故事中主角所面臨的困境之後,詢問學生下列的問題:這個人做了什麼事情?為什麼?繼之,老師應鼓勵學生從故事中主角立場設身處地加以思考,假使自己碰到類似的情形,會如何去做呢?老師並請學生說明理由(Benninga, 1991; Foshay, 1996; White, 1997)。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扮演討論的引導者,利用討論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道德的發展。此外,Anderson(2000)建議教師可使用小說、戲劇,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務與道德價值相關者,用為教學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风力发电装置技术规范.docx VIP
- 歐姆龍AOI_OMRON自動光學檢測機編程培訓手冊(完美精華版).pdf VIP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pdf VIP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钢筋笼吊装验算书.doc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作文批改与评价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国仪表协会标准 ISA TR 88.95.01-2008 一起使用ISA-88和ISA-95.pdf VIP
- DB32T 4797-2024 旅游警务服务规范.docx VIP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docx VIP
- 影视传播概论4.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