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她是一个由三座城市组成的省会 她是一个向腐朽的封建政权开出第一枪的地方 她是一个小吃最完美的地方 她是全球人均淡水量拥有量最大的城市 她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她在长江上面建起第一座大桥 她又在长江下面挖出第一条隧道 她有世界上最大的梅花园 她拥有全国最整齐划一的出租车 她造就了世界上最狂野的公共交通系统 她是曾经的直辖市 她是老工业基地 她是市民文化中心 她是中南商贸中心 她是华中水陆交通的枢纽 武汉,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来自《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数据显示,武汉综合竞争力排名为第二十四位。其中资本竞争力排第十位。科技竞争力列全国第三位。区位竞争力强大,在50 强中排第六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基本听不见武汉的声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全世界1000 多 座城市中评选世界十大城市的时候,却将武汉列为全球第三。武汉也意外的获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估。“武汉在哪里?”两会期间,市长李宪生向政府总理直接发问。是啊,武汉在哪里?所有的武汉人和关心武汉的人都在试图寻找答案。面对曾经的辉煌,上世纪末的衰败,和最近几年的崛起。武汉面临着重新定位的抉择。 一.武汉很受伤 武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却是一个新鲜的市名。解放以后,中央政府把抗战时期的陪都汉口、湖北省会武昌,地级市汉阳三市合并成为武汉直辖市。当时,中国只有两个城市敢称得上“大”字:“大上海”和“大武汉”。但是好景不长,1954 年,由于政策转变和时局需要,武汉被撤消直辖市待遇,降格成为湖北省会。 在建设初期,武汉作为工业基地曾经辉煌一时,那时候涌现出一大批的雄厚企业和知名品牌: 武钢、武船、武锅、武重……“武字号”重工企业分光无限,“金鸡”、“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希岛冰柜”、“长江音响”、“红山花电扇”等一批优秀品牌也曾引领风骚。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经济结构老化,工艺设备陈旧,在加上东部发达地区的迅速崛起,武汉逐渐落在了后面。GDP 由全国第四逐渐落后,直至被远远落下,甚至被许多二级城市 抛到脑后。在全国一派繁荣的吵闹声中武汉逐渐失去了声音。到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 至完全隐没,达到最低谷。 其实,在改革初期武汉并不是没有机会,小平南巡的第一站就来到武昌。但是由于当时武汉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这是新机遇的开始,而是把这次南巡作为一般的中央领导人视察来应 对,最终在形式主义虚荣里消耗掉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并由此开始了城市的沉沦。 二.武汉的崛起策略 “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没有武汉,“西部大开发”没有武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武汉。武汉备感失落。由于地理区位的原因,武汉处于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尴尬境地。要 想获得城市尊严和地域声望,武汉必须自救。 在新世纪初期,武汉政府联合中部的郑州、长沙、南昌等城市提出了“中部崛起”计划,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武汉开始了艰难的崛起重塑。先在在中部地区确立龙头地 位,由于武汉的工业基础雄健,劳动力成本底,以及水陆交通发达的比那里条件,武汉的经 济在转型中逐渐好转,并且着手塑造了一批新的品牌,湖北政府也适时地把“二汽”转移到 武汉来,以及一大批跨国企业的进驻,武汉的城市经济区域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汉口依靠 固有的商贸中心地位,发展成为金融商务区,武昌由于驻地的上百所大学,发展成为文化区, 汉阳由于历史文化沉淀向旅游区转变。短短的几年,武汉就逐渐表现出不可小视的竞争力。 武汉面临着在全国乃至世界面前重新树立城市形象。 三.武汉传媒现状 一个城市的媒体就是这个城市的CPU。但是武汉的城市CPU 却并不是最先进的。由于市井文化的横行一时,使得武汉的媒体决策者们一度认为只有做世俗文化的市民趣味才是正统。事实上,他们也曾取得国巨大的成功,《知音》杂志凭借近500 万的发行量成为世界第五大期 刊。但是当人们提起《知音》的时候,却更多的想到的是恶俗和不屑,武汉曾经是俞伯牙和 钟子期琴遇知音的地方,高雅的高山流水没能给武汉带来脱俗的品质,却演变为中国第一大 世俗刊物。事实上,现在很多的武汉人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知音》的时代了,但是武汉的媒 体生产线上还在不断的制造着《知音》复制品:《爱情婚姻家庭》《真情》《幸福》《特别关注》《前卫》《可乐》…… 在都市报方面,《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逐渐形成了“四小龙”的阵势。在其他城市的都市报同城大战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武汉的几家报纸却相安无事,平分市场份额,一甚至成为新闻出版署的正面的“和平教材”。甚至引来其他城市报纸经营者的学习取经。事实上,这几家报纸同质化非常严重,清一色的市井趣味。市民买一份报纸就等于买了四份,报道几乎没有区别。这其实的市场化不完善的结果。其他一线城市报纸的同 城大战其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