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旅游发展史教案编写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 “东方的马可·波罗”--元朝汪大渊渡海 世界上真正够得上最伟大的最出色的航海家应该是中国元代的汪大渊。但是他的名气和他的业绩简直没法比。他于1230年到1239年,先后两次驾船出海,航迹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印度洋与地中海,并把出海见闻写成《岛夷志略》,流传于世,甚至成为后来郑和航海的重要参考资料。他的航海比郑和早了175年!比哥伦布早了262年!最重要的还不只是这些。汪大渊的航海并不是“政府行为”,不是皇上要他去,而是民间自发探索海洋奥秘的壮举。 “东方的马可·波罗”--元朝汪大渊渡海 元代著名航海家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汪大渊生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从小聪明好学,深得父母钟爱,望其长大成才,故取《论语》中“焕章”。汪大渊果然不负所望,成为举世闻名的航海家。 比较中外几个著名的航海家, 就可以更具体地看到汪大渊航海的贡献。 汪大渊第一次远航在公元1331年,比郑和1405年早74年,比哥伦布1492年早161年。开始航行时,汪20岁,郑34岁,哥伦布41岁,汪最年轻。汪到达非洲东部沿岸航程最远。 “东方的马可·波罗”--元朝汪大渊渡海 汪大渊少负奇气,景慕司马迁为写《史记》而足迹遍九洲,弱冠便束装来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泉州,长期居留。曾两次随泉州海舶浮海出洋考察。 泰定四年(1327年),汪大渊20岁,首次附泉州商舶远航,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入孟加拉湾,绕印度半岛,经阿拉伯湾,进入波斯湾,南下经亚丁湾、红海,沿非洲东岸南下至坦桑尼亚。至顺二年(1331年)返回泉州。归来后,以纪实体裁,整理出游历笔记,记录游历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见闻。 至顺三年(1332年),汪大渊第二次由泉州启航,其航程主要经南洋群岛诸国, 穿过马六甲海峡,绕过须文答腊岛,北至万年港,东至古里地闷、文老古,向北至苏禄岛,最后经中沙、西沙群岛返航。至元三年(1337年)夏秋间抵泉州,又记下大量见闻,不仅涉及东南亚、南亚和西亚,而且包括非洲。 汪大渊二次远航,历时八年,航程数万里,到过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沿途记所闻所见。至正九年(1349年),适吴鉴受泉州路总管偰玉立嘱修《清源续志》,吴氏以泉州系市舶司所在地,诸蕃聚集,应该加以记载,故委汪氏以《岛夷志》附于郡志之后。 不久,汪大渊回故乡南昌,将书名改为《岛夷志略》,刻印单行本“以广其传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 中国海洋旅游发展史 精卫填海 。《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中国古代的海上旅行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临海的吴、越、齐、燕等国的航海事业开始兴起,而且与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已有海上往来。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的出现与发展,北起渤海,南至两广一带的海上旅行交通线全部开通,而且彼此联系密切,商业和贸易旅行盛行。 中国专家破解秦朝徐福东渡三大谜团 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 本世纪以来,中日学者对徐福浮海东渡之事进行了大量研究。马非百在《秦集史》认为徐福是有目的赴日本的,“其意初不在求仙,而实欲利用始皇求仙之私心,而借其力以自殖民于海外。”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卫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 徐福率数千人到达日本,把中国先进的耕种方式、百工技术与习俗文化等带到了那里,使日本很快由新石器时代跃入铜铁器时代,或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