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红楼梦有感的作文 初读不知文中意,再看已识文中人.docVIP

关于读红楼梦有感的作文 初读不知文中意,再看已识文中人.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读红楼梦有感的作文 初读不知文中意,再看已识文中人 小时候最爱看的课外书就是红楼梦,喜欢书中的黛玉,讨厌书中的宝钗,但同样记忆深刻的,是书中的一个乡下人,她就是刘姥姥。 作者对于刘姥姥的定位是一个乡下穷人,一个言语间透露着与大观园气质相违的粗鲁老人。儿时认为,她是一个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自己尊严的老人,认为她粗俗虚与委蛇,认为她面对王熙凤等人的取笑竟然毫不生气,甚至借傻笑来斗大家开心,换取更多金钱,不惜丑化自己,凡此种种,虽则与宝钗不同,但又恰好是极端的不真实。 随着年龄增长,我不在只局限于读原著,而是通过听研究红学的人评讲来了解更多细节,其中评论家们说:刘姥姥的形象刻画得很到位,带着对这种偏见的狐疑,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不是刘姥姥贪图金钱,而是无奈与生活所迫,同样是老人,贾母,她可以在大观园中享受天伦之乐,而刘姥姥却还要下地耕种,一个是一顿午餐几十道菜,一个是吃了上顿可能就没了下顿,一个家中全是宝贝,一个家中一贫如洗,同时不同命,不是刘姥姥愿意这样去赔笑卖丑。而是生活着实有太多心酸无奈。 一天晚饭后,偶与父母上去超市买菜,结账后无意间听到老板对一个装卸工说:“去隔壁吃一碗面吧,今天真是辛苦了,”对方却答到:“老板,我不太想吃面,能不能让我拿走一个挂面,”“行,回去时自己后面拿两包吧,”站在我身后的妈妈用手抚摸着我的肩膀感到感慨“无奈人生。”或许,根本不是他不想去吃一碗现成的绘面,而是一碗面最多只能满足他一人的温饱,可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还饿着肚子,面对责任和现实,他别无他选。 其实,世人皆良善,是生活改变了他们,不是刘姥姥乐意去哗众取宠,而是年近耄耋,却仍要有为生活操碎心的使命。不过,在大观园没落后,良善者仍念及当年的被施予,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刘姥姥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并将其收养回家,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可以做贾母,生活中,更多的,是像刘姥姥一样的人。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遇到像刘姥姥这样的人,能被真诚关怀,也愿我们每个人都向刘姥姥学习,用良善去打造一颗纯粹丹心!

文档评论(0)

东信手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