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观设计要素景观设计要素景观设计要素景观设计要素
PAGE
PAGE 10
景 观 设 计 要 素
毛文正(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 陈莺娇 著 2009-10-20
福建美术出版社 07.5版
第一章 从古典园林到景观
第一节 园林是个动态的概念
景观设计:在一定地段内,利用或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按照富有诗意的主题设计,并结合植物的栽培或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观赏、休憩、居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
日本园林
西方园林简介
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景观设计师职业定位
第二节 景观的含义
工作范畴(景观设计师)
城市与区域规划: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
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界定城市形态;
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景地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如湿地、森林等;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校园和厂区的设计;
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陵园设计;
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景观设计基本理论
景观设计方法 **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配合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需要考虑建筑、交通、水电、绿化、管网等各个技术领域,同时涉及多项法则法规。
景观设计中一般是以道路或者水景为网络,以景观建筑或小品为节点,以绿化、广场为面,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包括构思、构图、对景与借景、添景与障景、引导与示意、渗透和延伸、尺度与比例、质感与肌理、节奏与韵律。
构思-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是构图的基础;
平面构图 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
2、构图 比例准确的表现出来。
立体造型 整体上是指环境内所有实体的空间造型和各个立体造型相互间形成的
空间关系;局部上主要从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来反映。
3、对景与借景 设计中构景手段讲究景观的目的、主题、景观立意、布局及微处理等。
对景: 景观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轴线或轴线相交尽端的不同地方,安排一些相对的、可相互看到的景物。其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主导作用。且因其位置的视觉效果,可分为直接对景(一目了然)和间接对景(可偏离轴线,若隐若现)。
借景: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借用远景,丰富空间层次,在纵或横向上让人扩展视觉或联想。
4、添景与障景:添景:可丰富空间层次,使其更加生动。
障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改变其方向的办法,常采用建筑实体或树木灌木等。
5、引导与示意:采用水体、道路、铺地等多种元素,暗示可采用铺装或树木的规律布置形式。
6、渗透和延伸
景观设计中,景区间设计应注意过渡自然,渐而变之,景物交融,景观的延伸可引起视觉的扩展,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常采用草坪、铺地等。
7、尺度与比例
遵循两个原则:1)人与空间的比例,2)物与空间的比例。不能只从图面考虑,应综合分析,现场感受是最佳方法。
8、质感与肌理
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之辈和铺地,不同材料的运用使景观更具内涵和趣味。
9、节奏与韵律 铺地材料或灯具、树木间隔的规律性变化。
第三章 地形与道路
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似设计的基础。
一、地形地貌
景观设计中地形的四点作用:
1、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陡缓等多样性环境;
2、利用地形自然排水形成的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等作用;
3、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4、组织景观空间,形成有美的园林景观。
二、道路设计
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是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 道路、铺装、线型、色彩可映衬不同的景观需求。
1、景观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宽7-8米; 次要道路:景内,宽3-4 米;
林荫道: 休闲小径:0.6-1米、1.2-1.5米;
2、景观道路设计要点
1)采用自由、曲线或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景观风格或一种为主,另一为辅的方式,但不论哪种都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放射状道路终点景观能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验收规程.pdf VIP
- 网店推广认知—网店推广新技术.pptx VIP
- BS EN 62381-2012 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工厂验收测 试(FAT)、现场验收测试(SAT)和现场集成测 试(SIT).pdf VIP
- 高分子材料化学试题3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初中历史人教版(部编)第9课 秦统一中国部优课件.pptx VIP
- 11、飞行管理、导航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英语语法some和any练习题.pdf VIP
- 供货意向协议书样本.docx VIP
- 南京工业大学2019-2020_一_物化试卷A试卷.docx VIP
- 九江学院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大学语文》试卷.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